-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耀德 树 教案.doc
林燿德《树》教学设计
执笔 :黄开斌 审核 :高二语文教研组 时间:2012 年 月 日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授课教师 黄开斌 课型 讲授 教学内容 树 (林燿德)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涵,学会抓住文本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感受树的深刻意义及精神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自然,感悟人生。 学习重点 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习难点 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先自主学习学案——教师检查学案——学生展示预习检测内容,教师总结评价并补充——学生课堂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问题探究,教师参与讨论——教师课堂小结——学生拓展训练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了解学案中的知识链接及学法指导,并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检测 学习研讨 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教师编写导学案,注重方法的指导和问题的设计 1、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和学法指导。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作好圈点批注,并根据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内容进行答题,完成预习检测。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活动 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注意口语表达的技巧(形式多样,自行确定) 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导入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燿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学生仔细听教师的导入,体会本文学习应要注意的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案检查 教师检查学生学案,了解完成情况 学生回顾学案内容,选择问题作好展示准备 旨在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检测 一、教师提出问题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文中写了哪些树?哪些是重点?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及其象征意义?(你能用一个简洁的板书写下来吗)
2、作者对这些树都是怎样的态度?
3、《树》重点讲述了几类树,涉及几种不同的信仰,而几种信仰都与“苦难”有关。结合课文,谈谈几种信仰是如何分别看待“苦难”的。
二、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作总结评价 1、学生个别展示
2、小组推荐组员展示,学生板书自己设计的内容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和领会。
课堂学习 1、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学习小组的组员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合作探究 就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领域,选择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辟小组论坛,进行合作探究。探究话题可以是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文化现象,或作者的某一个观点,就这些观点或现象联系社会生活,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找出文中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文化现象,或作者的某一个观点,就这些观点或现象联系社会生活,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重在让学生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解决问题。
主题升华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或许不结一颗果
但我愿以树的姿态站立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或许不开花
生在一个边远的角落
只要有阳光,雨露
我一样能快乐生活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不管风吹,冰霜,雨雪
我要以我的姿态站立
站成自己的风景,美丽我的岁月
和白云握手,与泥土诉说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花有花的灿烂,树有树的风格
守望风霜,守望岁月
守望一地的月光与寂寞
和另一棵树,牵手相约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默默生根,发芽,结果
以我的坚韧与挺拔
聆听岁月,哪管刀光与野火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一棵千年的相思树
结满红红的果
我们一起遥望岁月
你在北方,我在南国
来生,我愿做一棵树,不开花也不结果,守望着岁月,守望着季节,让秋霜,做甘露;让落叶,扑向深情的土地,然后唱一首歌,一首永恒的生命之歌......
全班学生齐读诗,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课堂小结 平常事物在作者笔下有了象征意义,进而拥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生活中再平凡的事物,只要用心体会,用心思考,就会有非凡的味道。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让我们用审美的眼睛发现平常事物的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