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宜宾一诊(语文参考答案).doc
高考试题库()我的高考我做主!
第 PAGE \* Arabic 3页 共 NUMPAGES 3页
学优高考网()我的高考我做主!
高考试题库()我的高考我做主!
语文一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一、(27分)
1.D
2.B
3.A
4.C
二、(9分)
5.D
6.A
7.C
三、(9分)
8.B
9.B
第二部分(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10.(8分)
(1)“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译文: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干戈”“弑”各1分,整体2分。共4分)
(2)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译文: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或”“然” 各1分,整体并兼顾“……者……也”2分。共4分)
11.(5分)
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说法表示疑惑,质疑天道“是邪非邪”,感觉天道应该善对好人,可实际并非这样。
意思相符,表述有分寸。给满分5分。其余酌情扣分。
12.(限8处。4分)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1处0.5分。总分
13.(8分)
(1)概括诗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情怀。
厌倦官场,孤寂无聊,思乡情,归隐意……
言之合理即可。1点1分,满分4分。
(2)简要赏析“倚”字之妙。
倚本实,倚晚晴可谓虚实相兼,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着一字境界全出;同时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
言之合理即可。满分4分。
14.(任选6句,答题超过6句按前6句给分。 6分)
(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6)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附文言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