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泊船瓜州.doc
?
?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于宋神宗二年,变法失败后,第二次拜相。他在奉命进京上任的途中,泊船在与家乡隔江相望的瓜洲。明月之下遥望故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思乡诗。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古诗语句本身就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会冲淡诗句的灵性,失去诗的神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想象意境,悟情入情”,去感受古诗独特的韵味。
教学目标:
1.学生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有韵味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抓住关键词,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体会身在异乡的游子之情。
1、中秋节是个合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无比幸福。可是,这一天也会有一些人感到伤感,他们是谁?(游子)
2、亲人惦念游子,游子思念故乡,这时浓浓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这种愁怨叫:(乡愁)。
3、读读这些诗句,你会有更多的体会。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
纳兰性德:“夜深千帐灯----故园无此声”
4、在李白的笔下,乡愁是那天上的一轮明月;在张继的眼中,乡愁是夜半是传来的孤寂的钟声;在诗人王安石的心里,乡愁又是怎样的滋味呢?今天,一起走近他,走近这首《驳船瓜州》。
二、了解诗人,感受诗人
1、关于诗人你对他有那些了解?
(简要梳理: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他有哪些作品?
(《登飞来峰》《梅花》)
三,初读古诗,感受诗意
1,认真的读四遍,前两遍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准字音。后两遍要读出自己的节奏,读出韵味。
2,汇报读诗:(1),“间,数,重,还”的读音。(2),引导和评价节奏,韵味。
3,从我们的读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思乡之情)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诗中仅仅用了28个字,却表达了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以说是字字含金,句句有情。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发现,去感受这种思乡之情。
1,默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2,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身在哪里?心在何处?
1,王安石身在哪里?从哪知道的?(瓜洲---异乡)
2,王安石心系何出?从哪体会到的?(钟山---故园)
(—),解诗题:
1,“泊”是什么意思?谁泊船于哪里?有何不懂问题?(结合资料解疑)
(二)学习前两句:
1,结合课件,明确位置
(瓜洲在长江北岸,京口在长江南岸,离钟山只隔几重山。)
2,理解句意,明确距离,体会心情
(1)??? “只隔”:仅仅一江之隔。“数重”;几重山之远。
距离短,可以还;离家近,应该还。
(2)??? 作者此时会想什么?心情怎样?
(3)??? 读出这种心情。
(二)学习后两句:
1,作者回到家了吗?从哪句知道的?(何时还)
2,“何时”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引读诗句。
(思想心切,无奈,伤感,失落之情)
3,此时,作者遥望故乡,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他在问谁?还在问谁?
(明月,江水,亲人,皇上,自己。。。。。。)引读诗句。
4,此时,你不想问些什么吗?结合资料解疑
5,他又看到什么而又一次勾起了思乡之情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你怎样理解这一句?你想怎样读这一句?
引读诗句:春风吹动了思乡情,绿意唤起了思乡梦。。。。。。
6,创设情景,引读诗句:
(1)??? 此时,身在瓜洲,离他思念的故乡只有一江之隔,几重山之远。却不能回去,浓浓的乡愁席卷而来,他不禁发出:生读诗句。
(2)??? 明月高悬,江水滔滔,站在江边,隔江远眺,他仿佛看到思念的亲人,听见亲人的呼唤,对着滔滔的江水,他要大声呼唤:生读诗句
(3)??? 春风拂面,家乡的绿意又一次唤起了他的思乡之意,发出了心底的感叹:生读诗句。
7,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到他的家乡去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喜欢这里吗?而年过半百的作者却不能回家,会是什么心情?
把这种感情读出来:配乐范读,个别生读。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心头难结的结,故乡是游子心中永远牵挂的地方。山高水长阻不断思想情,岁月流逝抹不去思乡意。
今天,我们再一起欣赏一首乡愁诗:课件出示余光中的《乡愁》
1,配乐朗读,体会诗情。
你喜欢哪一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