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泻白散的正确运用.doc
泻白散的正确运用
---201070201020 袁韬
在《小儿药证直诀》的阅读学习中,读到卷上·脉证治法之肺盛复有风冷时,对于“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相当疑惑不解,自觉与所学中医之理法不合,遂翻寻资料结合自身见解,详细论述此条泻白散是否适用,以及泻白散该如何正确运用及其适应证候。
1.泻白散所用之误
《小儿药证直诀·肺盛复有风冷》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伤寒,则不胸满。”此条关于泻白散运用之谬误在于复有风冷,泻白散用于郁热肺盛是对证的。首先,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皆是肺有实邪,当先散肺,所谓散肺者,即发散风冷,以开泄肺部闭塞之气,当用麻黄,苏叶,杏仁,荆芥,防风,牛蒡子,桑叶,之类,没有反而以寒凉遏抑的道理。
张山雷在《小儿药证直诀伐正》里说“本条以散肺与发散风冷,分作两层治法,己是可疑,且散肺胡可概用泻白,须知地骨,桑皮寒降之药,止可以泻肺脏之郁热,必不能散肺寒之窒塞。此症此药,正是背道而驰。如其误与遏塞,适以闭其风冷于内,变证且不可胜言,安得谓是发散,仲阳之明,必无此谬,即大青膏,亦岂是对症之药,此条决非钱氏原文,后之学者,不可误信。且末句又谓肺不伤寒,则不胸满,又岂有伤寒胸满,而可以泻白散之寒凉抑降重其窒塞者,自盾自矛,尤其可驶,读者必须具此慧眼,庶不为无稽之言所误。”
张山雷先生直言此条非钱乙原意与原文,并指出此条所自相矛盾的地方,论理有据,诚然可信。
清·吴鞠通也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专门撰文一篇名为“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言“历来注此方者,只言其功,不知其弊”且“ 治热病后与小儿痘后,外感已尽真气不得归元,咳嗽上气,身虚热者,甚良;若兼一毫外感,即不可用。如风寒、风温正盛之时,而用桑皮、地骨,或于别方中加桑皮,或加地骨,如油入面,锢结而不可解矣”随后吴鞠通引用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金疮门之王不留行散中自注“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以及沈目南注云“风寒表邪在经络,桑根下降,故勿取之”结合自身对桑叶,桑白皮药性的见解如“桑根之性,下达而坚结,由肺下走肝肾者也,内伤不妨用之,外感则引邪入肝肾之阴,而咳嗽永不愈矣。”还援引其从妹因外感咳嗽误用桑白皮以至于数十年久嗽不愈案例,并说“遇见小儿久嗽不愈者,多因桑皮、 地骨,凡服过桑皮、地骨而嗽不愈者,即不可治,伏陷之邪,无法使之上出也”。并取象比类论述地骨皮之药性“地骨入下最深,禀少阴水阴之气,主骨蒸之劳热,力能至骨,有风寒外感者,而可用之哉”。最后以实证用人参,中满用甘草来类比外感用桑皮,地骨。由此可见吴鞠通对于外感误用桑皮,地骨的感受十分深刻鲜明。另外在诸多药物著作如《本草害利》《本经疏证》里皆言桑白皮于风寒而发咳嗽者勿服。
综上所述,肺盛复有风冷此条以泻白散散肺确有谬误,但肺盛用泻白散却是恰当的。正如《小儿药证直诀·咳嗽》所说“有肺盛者,咳而后喘,面肿,欲饮水,有不饮水者,其身即热,以泻白散泻之。”所谓咳喘面肿,皆是肺气闭塞,气壅不降使然,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所以肺盛以泻白散泻肺之壅塞之气是恰当的。
但正如张山雷言“宜量度风寒风热,分别用药,泻白散只可以治热壅,如是寒饮闭肺,误与桑皮地骨,沉降遏抑,则落井下石之祸也,今之俗医,类多此误,且不独桑皮不可妄用,即桑叶亦禀秋冬降气,寒邪作咳,亦当知戒,况其面目浮肿,肺气极闭者乎?”
人外感风寒而咳喘短气,胸满气急,其机理在于风寒袭表,闭塞肺气,使肺气宣降失常而咳喘满闷,法当辛温以散邪,概风寒之邪属阴邪,若以甘寒之品组成的泻白散以对之,则若以毒合毒,病不能解反重矣。
又《小儿药证直诀》成书宋代距今年岁久远,版本误差在所难免,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是此理,所以学习经典著作也要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
2.泻白散之正确运用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虚实辩证大法,五脏补泻法及其所制方药皆是中医儿科之菁华,其特色所在,泻白散也是五脏泻法的代表方,配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一直以来是千古流传的名方,也是当代方剂学教材的选方,故临床所用得宜,效果是肯定的。
首先,泻白散并非如吴鞠通所言那么极端,不可用于一丝外邪尚存之候,临床此方常用于治疗的如肺炎咳喘,感冒后咳嗽等病,虽然主要矛盾是肺热壅盛,但多由外感而来,并非所有都无外邪残留,但仍可配伍用之。《症因脉治》卷三同名方即泻白散去粳米,加荆芥穗,防风,柴胡,葛根以发汗解表,治疗外感嗽血,表邪外束,身发寒热带血者,《医宗金鉴·卷41》言此方加减法“若无汗,是为寒遏肺火,加麻黄杏仁发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9年第13 卷第1期《泻白散治疗小儿肺炎50例》中,对于表现微发热, 面白自汗或无汗, 口不渴, 舌淡红,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