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前景.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前景.pdf

17 3 2003 5 Vol. 17No. 3 CHINA WOOD INDUSTRY May 2003 樊承谋 ( , 150006) : 本文指出木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应有地位, 提出为传承中华文明应修缮驰名的古代木结构, 关 木结构在我国 停用20 年导致木结构学科消亡的严重后果; 呼吁引进新技术, 建立木结构研究中心, 培养接班人。文章还介绍国际上木 结构科技的新发展, 特别是复合木材结构, 例如胶合木、结构复合木材、结构人造板、预制复合木材工字形搁栅, 等等。 : 木结构; 建筑; 结构人造板 中图分类号: T S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1-8654( 2003) 03-0004-03 Prospec of Timber S ruc ures for Buildings in China - FA N Cheng mou ( Ha bin Indust y Unive sity , Ha bin 150006, Chin a) Abs rac : Having eview ed t he achiev em ent s in hist o y in China and p og ess in the wo ld in t he field of w o oden st uctu e buildings, point ed out t he side effect of t he est ictions on using w o oden st uctu e in building co nst uct io ns fo mo e t han 20 y ea s in China, t he aut ho sug gest s to pay mo e attention to t he esea ch and developm ent on t imbe st uctu es f o buildings and t o est ablish esea ch and t aining cent e s fo o n t im be st uctu e t echnolo gies. Key words : Woo den st uctu es; Buildings; Com posit es 当前, 北美和北欧国家的木材生长量已高于采伐 合力学原理。 量, 并开始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既 生又性能优良的树 ( 2) 在梁柱交接处用 “斗”( 下部有榫, 上部刻槽的 种, 因此, 木材得以被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材料, 在郊 方形木垫) 与“拱”( 两端上部刻卯的弓形短木) 相互组 区或半郊区拥有独立中央空调的1 ~3 层轻型木结构 成“斗拱”, 逐层双向挑出, 将结构在两 个方向锁定, 构 房屋已成为北美地区人们购买住宅的首选。与钢、钢 成不变体系, 并起到挑檐和缩短主梁跨度的作用。在 筋混凝土结构比较, 木结构所用木材原料不仅在生长 唐、辽时期的殿堂、塔、楼建筑中, 斗拱是主要承重结 过程中能改善自然环境, 而且加工过程能耗低, 废弃 构; 到宋代则主要由梁承重, 斗拱演变为梁柱间的过 后可自然降解, 故堪称绿色结构。 渡结构, 只起锁定平面结构、挑檐和缩短梁的跨度的 作用。 1 ( 3) 房屋的柱列从中央向两端逐渐抬高, 侧柱微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