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与健康4.ppt
病毒分类 病毒分类简史和现状 1930年开始出现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组分和生物学的数据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开始建立分类单元---组,如疱疹病毒组、黏病毒组、痘病毒组和几个棒状和线状的植物病毒组。 病毒分类简史和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新病毒的发现层出不穷,原有的病毒命名方式不再适合病毒学的发展。 196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大会上成立了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后改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病毒分类简史和现状 20世纪60—70年代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组成以及作为分子生物学兴起的重要基础之一的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病毒复制的策略,等病毒数据的累积,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分类系统 目、科、亚科、属和种的分类系统。 病毒分类简史和现状 病毒种的定义:一个病毒种应是一类具有多种共同特性的病毒,并组成一个正在复制的世代谱系,且在生态位中占有特定位置 共1550个病毒种 病毒种的定义 病毒种应当是群体,是类别。 病毒不应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毒粒的化学组成和物化性质所代表的,而应当是必须还包括它在寄主细胞内与之相互作用的生命活性的特性 应当看作是由数以千计的病毒突变株所组成的一个动态群体。 病毒种的定义 病毒种所共有的特性不是一种而是多种。 病毒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突变株易于产生,采取模糊界限,利用各成员所共有的多种特性为区分标准,就有可能将那些缺少一个代表种应有的特性的成员容纳近来。 病毒种的定义 病毒种是演化谱系中某时期的一分子 一个病毒种群体的全部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的后代,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必然客观上存在一种演化谱系或种系发育谱系,现有病毒种不过是谱系中某一时期的一员 病毒种的定义 病毒种应占据某生态位 所谓生态位在这里的含义不是简单地指病毒种在三唯空间中的时空定位,也不是指病毒种所处环境的性质,而是指病毒与其所在生物栖息地或生态环境之间相关的特性,更确切地指病毒种内成员的生物学特性,如寄主范围、组织特异性、传毒媒介病毒毒力致病性等。 病毒种的定义 种、属、科区分的标准 当鉴定一个未归属的种时,首先要与代表种和其他已建立的种比较一些特性的异同,找出其相关程度。 种、属、科区分的标准 根据ICTV的意见鉴定一个种的归属时,有用的特性: 1、基因组序列相关性 2、天然寄主范围 3、细胞和组织的趋向性 4、致病性和细胞病理学 5、传播方法 6、病毒蛋白质的抗原性质 种、属、科区分的标准 在区分属或科时,以下特性有较大价值 1、毒粒形态 2、基因组结构 3、复制方法 4、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数目和大小 病毒的属、科、目 病毒属 病毒属是由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组病毒种所组成,并能与其他属的病毒成员区分开。 目前所区分的233个属中有27个属是暂定的,只戴具备更多资料时再定位。病毒属的拉丁名后缀为virus 共233个属 病毒的属、科、目 病毒科 一个病毒科应由一组享有共同特性的属所构成,并能与其他科相区分。 目前共64个科,9个亚科 病毒的属、科、目 目应当代表一组病毒科,这些科都享有共同的特性并能与其他目区分。 共3个目:尾噬菌体目、单分负链RNA病毒目、亚基因簇病毒目 亚病毒因子 亚病毒因子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核酸和朊病毒 类病毒 是指不被包被的环状、单链小RNA,一旦将它们接种至寄主植物体内能自我复制。 卫星病毒 一种小颗粒病毒,单独存在时不能复制,必须有别的病毒帮助才可以复制,其基因组只编码自己的外壳蛋白,并将自己的RNA基因组包被,没有基因组RNA复制酶的基因。 卫星核酸 一些小分子核酸,单独存在时既无侵染性,也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也不能被复制,只有在辅助病毒存在时,才能复制。 朊病毒 是不含核酸的侵染性的蛋白质颗粒---Prion 各种类型肝炎病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但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是如何分型的? 病毒性肝炎临床分类可根据以下原则: (1) 病原学分类: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即甲、乙、丙、丁、戊。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是如何分型的?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是如何分型的? (2) 临床分类可分为以下几型:①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这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以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多见,一般此类肝炎临床症状较少,转氨酶升高水平较低,组织学改变轻, 死亡率较低,但病程可迁延较长时间,有“三慢”特点,发病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