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专题四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VIP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专题四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专题四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 专题四 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而这一考点关键在于“评价”。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这“评价”大多只要求判断写了什么,关涉对内容作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判断,真正意义的评价的考题不多,少数考题即使涉及这一层次,也是开放性题目,考生可从任何一面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经典试题  (2012·江西白鹭洲中学模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州 桥 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品评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思路分析:此题侧重对古诗文思想内容的考查分析。诗人在诗作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是诗人长期生活情感的积淀,所以要把握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首先要了解诗的外部环境,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等,然后再深入到诗的内部环境,从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入手,进而分析整个诗的意境,从而上升到诗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整首诗写了汴桥南北的人民“年年等驾归”的深情,这里的“年年”既写出了百姓对南宋政府北收失地的殷殷期盼,也写出了对南宋朝廷如此日复一日辜负人民期待的愤慨。最后一句“真有”更是传神地写出了父老们盼宋军的迫切心情。 技法解密 1.评价思想内容主要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对诗、词、曲思想内容的评价,要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 2.根据诗歌题材,把握思想内容。 (1)儿女情长 写这类内容的诗多为爱情诗、闺怨诗,诗人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者的不满,或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等。评价这类诗的内容,首先要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褒扬的,还是消极的、贬斥的;其次要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入手,通过不同人物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去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和表达技巧来分析诗歌内容。 (2)建功立业 这类诗内容多为边塞诗或怀古诗。边塞诗尽管内容异彩纷呈,但都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分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主旨。同时应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盛唐时期,边塞诗大多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时期,国势渐衰,诗中悲壮惋伤渐增;到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之中苟且偷安,诗歌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3)离愁别绪 写这类题材的多为惜别、送别诗。有的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如柳永《雨霖铃》描写了长亭送别的情景,表达了离人对情人的离情别绪和无限留恋;有的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陈述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这类诗,首先要注意人物的主客关系,弄清楚究竟谁送谁;其次要注意送别环境,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 (4)归隐自然 这类题材的多为山水田园诗或写景抒情诗。评析其内容,首先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注意其表达技巧,因为丰富的内容、闲适的心情的表达总得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来实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的描写,勾画出一幅清新恬淡、安静明净的世外桃源式的秋居图,末句“王孙自可留”的“留”字暗隐了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诗歌情景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歌为表达这一内容,运用了动静结合、实虚相生、烘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意境更加深远。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诗歌的主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及融入主旨、意境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讥讽什么,赞美什么;在诗人创造的意境中,诗人是愉悦还是苦恼,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愤激还是平和,是冷眼漠视还是热心关注……所有这些,都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 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样,这里的“评价”一般也只要求考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出判断,难度不会很大。对难度大的问题,出题人会巧妙地在题面上用适当的方式消解其难度,使具有古代诗歌“初步”鉴赏能力的考生人人能动手答题。 经典试题  (2012·江西宜春中学模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分析:这是一首写事的诗。写自己到洛阳去寻访“才子”袁拾遗不遇,原来他被流放到江岭去了。我们从“才子”和“流人”的对比中可推知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从三、四两句我们还可以体味出作者的另一层感情来:作者深深挂念着被远地流放的袁拾遗。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写寻袁拾遗不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