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地震导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孙进忠 工程地震 绪论 地震和地震现象 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描述 地震活动性 地震效应 震源机制 地震影响评价 场地工程地震勘察与评价 工程地震导论 工程地震导论 地震和地震现象 地震的概念 地震现象 宏观地震现象 微观地震现象 地震的概念 地震 由于在地球(地壳)介质内能量突然释放导致的地球(地壳)介质的震动(波动)。 Earthquake A shaking of the Earth , caused by volcanic activity or movement around geologic faults. /wiki/earthquake An earthquake (also known as a quake, tremor or temblor) is the result of a sudden release of energy in the Earths crust that creates seismic wav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iki/Earthquake 地震的概念 地震概念的解释 核心内涵 地球的震动(震颤) A shaking of the Earth 成因 能量在地球(地壳)介质内的突然释放 A sudden release of energy in the Earths crust 伴生现象 产生地震波 creates seismic waves 地震现象 地震现象 宏观地震现象 微观地震现象 地震现象 宏观地震现象 主要有 地震动、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破坏乃至山崩海啸 汶川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北大西洋海啸卫星影像 2000年冰岛地震间歇泉喷发 地震现象 微观地震现象 主要是与地震波传播有关的现象 地震仪 地震波 地震仪 地震仪 地震仪 现代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现代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How a Seismograph Works 机械式地震仪(70年代前) 工作原理 利用惯性原理和弹性原理来记录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机械传感器的自振周期决定了地震仪能够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优势周期。 固有问题 机械元件(弹簧和重锤 )的“灵敏程度”和“结实程度”是一对矛盾,灵敏和结实“妥协”的结果是大大地限制地震仪的动态范围。 数字式地震仪(70年代后) 电子反馈技术 无需“劳动”传感器自己振动,而是用试图阻止这种振动所必须提供的电流来作为地震仪的输出。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采用使得地震仪可以“聪明地”根据地面运动的大小来调整自己的放大倍数,这就使得大动态的地震观测成为可能。 信息无线传输技术 信息无线传输技术使得地震仪实现了遥测、遥控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震波 Seismic wave 体波 Body wave 纵波(P — Primary wave) 横波(S — Secondary wave) 面波 Surface wave 瑞利波(R — Rayleigh wave) 勒夫波(L — Love wave)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关于地震波传播的定理 费马原理——最速路径原理 地震扰动沿时间为极值(最小值)的路径传播。 施奈尔定律——射线方程 波的入射角的正弦与波传播速度的比值为常数。 本多夫定律——相邻射线之间的关系 视速度大于真速度,真速度与视速度的比值等于入射角的正弦。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震体波的反射、透射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临界入射 — 全反射 (以SH波入射为例) 近震地震波 远震地震波 地震波的应用 震源位置测定 地震震级测定 震源机制求解 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 定位原理 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 定位原理 工程地震 绪论 地震和地震现象 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描述 地震活动性 地震效应 震源机制 地震影响评价 场地工程地震勘察与评价 体波的质点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 面波的质点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 介质1 VP1, VS1 介质2 VP2, VS2 ?1 ?1 ?2 ?2 ?1 SV′ P P′ P SV 介质1 VP1, VS1 介质2 VP2, VS2 ?1 ?1 ?2 ?2 ?1 SV′ SV P′ P SV 介质1 VP1, VS1 介质2 VP2, VS2 ?10 ?2 = 90° SH′ SH ?10 SH ?10 质点运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指向里 临界入射角 质点运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指向外 临界入射,入射角 ?1 = ?10 超临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品管圈 图文.pptx VIP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2框《用科学世界观指导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3页).pdf VIP
- 提高病人吸氧的依从性品管圈.PPTX.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