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观赏学论文-令人头痛美国白蛾.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观赏学》课程论文 昆虫与人类 ——令人头痛的美国白蛾 【摘 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它有很强的传播性,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可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 美国白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美国白蛾的防治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美国白蛾简介 形态特征 成虫 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 圆球形,直径约O.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卵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蛹 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生活史及习性   美国白蛾在唐山等北方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   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状,一块卵有数百粒,多者可达千粒,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吐丝结网,开始吐丝缀叶1—3片,随着幼虫生长,食量增加,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网幕也随之增大,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整个树冠。幼虫共7龄,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把树叶蚕食一光后,转移危害。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天。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幼虫蚕食叶片,只留叶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寄主 美国白蛾在我国主要危害桑树、臭椿、白蜡三种,其次喜食植物有榆树、山楂、苹果、梨,危害但不喜食的植物有桃树、马铃薯、向日葵、草莓等。美国白蛾厌食的树种有香椿、银杏、国槐、毛白杨、杜仲等。【1】 天敌 美国白蛾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包括两栖类、鸟类、蜘蛛、昆虫、蜈蚣等,另外还有病毒类,其中以昆虫的数量和种类最多。我国对美国白蛾天敌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利用寄生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幼虫和蛹。幼虫期天敌为白蛾孤独茧蜂,白蛾聚集绒茧蜂,蛹期天敌昆虫为白蛾周氏黑瘤姬蜂等等。【1】 二,美国白蛾的危害 ?一是食性杂。美国白蛾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主要有糖槭、法桐、白蜡、桑树、杨树、柳树、刺槐、臭椿、国槐、香椿、榆树、山楂、苹果、梨、桃、李、枣、葡萄等林木和果树;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南瓜、葫芦、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 美国白蛾最喜食的有桑园、白腊、杨树等,而且一旦危害桑园,又不宜药物防治,因为药物会至桑园不作茧。? ??? 二是繁殖量大。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到1900多粒,一年要繁殖三代,如不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十万只。? ??? 三是适生区域广、传播途径广。从北纬20°到50°都适合生存,能耐40℃高温和-16℃低温,老熟幼虫15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只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传播。?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 ??? 四是危害大。危害严重,爆发时一夜之间可吃光成片的绿色植物低龄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这是查防工作最易识别的特征,老熟幼虫有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十五天不取食,仍可正常取食危害植物。 ? ??? 1、。疫区苗木不经检疫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