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2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预测).docVIP

【解析版】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2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预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版】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专题2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预测).doc

名师预测 1.《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 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17世纪在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这种历史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法律的地位日益下降 B.资产阶级自身不成熟 C.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D.议会的力量弱小 3.有人这样评价一位政治家:“一个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个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这位政治家是(  )。 A.孙中山 B.甘地 C.华盛顿 D.毛泽东 4.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 解析 据题干时间“1924年10月”,A项早已提出;C项不符合史实;据材料含义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国共合作,故答案为B。 答案 B 5.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中曾说:“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 A.暴力斗争阶段 B.合法斗争阶段 C.夺取、建立政权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6.《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注:时间是1783年)。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议长答道:“……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 ——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二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 “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6分) (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6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内战爆发初期,林肯政府试图妥协,在战争中节节失利。林肯1862年8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中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5年4月14日,林肯遇刺身亡。事件过程是演员布斯选择当戏剧进入高潮时,对林肯连开8枪,然后他从包厢跳到舞台上,面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