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矶崎新--对“未建成”建筑思想的探究.pdfVIP

走近矶崎新--对“未建成”建筑思想的探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矶崎新--对“未建成”建筑思想的探究 郑悦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山东 青岛 266033) 摘要:建筑有时间性,而构想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会长久地保留于思想的空间,成为一种消解时间界限的 建筑史。阅读这部建筑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参照。 关键词:未建成思想建筑构想未建成的建筑; ; Abstract: Construction was timeliness, conceived is not time-sensitive; it will long remain in the space of ideas, digestion time limits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Read the history of this building can b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ociety,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of building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 uncompleted thinking; architectural conception; uncompleted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矶崎新1931年7月17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市,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 部建筑系。1961年完成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课程。1967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1963年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作 品众多,获奖无数。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践,以新陈代谢主义的设计成名。 此后他的建筑里融合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的设计思想, 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其作品多为大 型公共建筑,设计风格尤以创新、有气魄著称。他参加深圳文化中心竞赛获胜的 方案已在实施中, 是日本知名建筑师。 作品包括:美术馆、艺术馆、歌剧院、天文台、办公大楼和居住区。他设计 了大量著名作品,尤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总部大楼、日本京都音乐厅、德 国慕尼黑近代美术馆、日本奈良百年纪念馆、西班牙拉古民亚人类科学馆、美国 俄亥俄21世纪科学纪念馆、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纪念馆、日本群马天文台、中 国大剧院方案竞赛等最为著名。 1.设计风格 矶崎新在设计的色彩和风格等形式上相当大胆,其创造力和细节设计能力成 为其独特的设计标志。像日本其他建筑师一样,矶崎新的工作深受当地文化的影 响,但也展示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微妙的幽默感。在他尽力将传统信仰和西方文 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作品达到了一个臻于完美的境界,即作品兼取东西方文 化的设计思想,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2.设计特征 矶崎新运用简单的几何模式营造出结构清晰的 系统和高水准的建筑技术,他常将立方体和格子体融 入现代时尚之中。其作品通常简洁、粗犷却不显自大,圆拱状的屋顶是他设计的 主要特点。他能利用不同的结构和造型创造出大量的空间,并努力使边缘看起来 更为柔和。在设计时,矶崎新一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图形,然后将其转换为 一种清新、多彩、纯粹和深刻的几何模式。 矶崎新所设计的建筑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效果,尤其对比和着重之处更显鲜 明。他曾经说过,建筑学就是由建筑师所操控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对光、格局、 空间体积等的充分利用是矶崎新的建筑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作品 不但有其内在意义而且更显额外活泼和动人心弦。他设计的室内空间简洁明了, 单纯的合成结构提供了较为中性的合成空间。 3.“未建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3.1“未建成”思想的提出 “未建成”和作品的消逝一样,实际上是使“作品”更为完美,更具有研究 价值和再阐发的可能性。矶崎新则将之表述为,“用混凝土或钢材等建起的建筑, 不管是怎么建的,余下的只是社会责任问题。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对未建成的建 筑,及事先知道建不成,但仍思考规划了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反复不停地叙述的 欲望”,“建筑的历史是包含了这些未建成部分的历史”。“未建成”这一概念 由矶崎新于2001年在东京个人建筑展上首次提出,并在同时出版的《未建成/ 反建筑史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