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汇报141052328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汇报 --纲要前(方案)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汇报内容 1.总体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2.苏州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苏州未来发展总目标 4.苏州发展的空间对策 1.总体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旧城有机疏散 市域战略转移 村镇重新整合 区域协调发展 2.苏州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苏州市域经济在全国及长三角地区的突出地位相比,苏州市区的区域地位并不突出,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优势不明显。 3.苏州未来发展总目标 城市发展总目标 新人间天堂 ——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21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1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8万人 市内中心城区:2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3万人。 松陵城区: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6万人。 辛庄镇区:1.3万人。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4.苏州发展的空间对策 荷兰Randstad兰斯塔德地区——绿心结构 市域城市人口规模及职能定位 中心城市范围界定 中心城市规划结构 T型双核,多组团,山水绿楔 中心城区各组团功能与人口规模 5.结论 开发建设条件综合评价图 1、东进沪西——苏、园、昆东西合轴,极化长三角中轴,打造联系上海的长三角次级商务办公和总部中心,建设苏州未来新城; 2、北拓平相——苏虞跨线合纵,构造市域“T”型北轴,以辐射苏北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3、南优松吴——苏松合体,优化市域“T”型南轴,以地域性生态旅游服务、文化教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4、西控太湖——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严格禁止大规模的开发行为,优地优用,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5、中核主城——“老城-高新区”合核,全面保护古城,疏解古城人口,提升高新区城市功能,形成苏州集行政、商业、文化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区。 城市空间发展20字“和合战略” 东进沪西,北拓平相,南优松吴,西控太湖,中核主城 四区划定——禁建区 已建区 可建区 限建区 禁建区:由开发建设条件综合评价确定的综合不可建设地区和规划新增不可建设地区组成; 已建区:即以2003年末为基准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 可建区:以开发建设条件综合评价确定的综合适宜建设地区为基础,扣除已建区、规划新增不可建设地区、规划新增限制建设地区; 限建区:为规划区内除禁建区、已建区、可建区以外的地区。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中心城区(适宜建设地区): 金阊区、平江区、沧浪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的城区部分;高新区浒墅关镇;工业园区蒌葑镇、垮塘镇、唯亭镇、胜浦镇;相城区元和镇、望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苏嘉杭高速以西);吴中区长桥街道、郭巷街道、车坊镇(吴淞江以北)、甪直镇(长虹路以西);昆山市正仪镇;吴江市松陵镇。(以上各区、镇中涉及禁建区划定的地区应严格遵守禁建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中心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 中心城区各组团功能与人口规模 集行政、商业、文化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区,人口140-150万人 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研发、服务为一体东部新城区,长三角次级商务办公和总部中心,人口80-100万 北部组团 以商贸物流、制造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人口60万人 以生态旅游服务、文化教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人口30万人 以商业、物流、制造业和居住功能为主导的城市片区,人口20万人 以居住和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片区,人口20万人 中心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400-450平方公里 总人口控制在350-380万人(人均用地105平方米/人) 平江组团 南部组团 吴中组团 苏州主城 东部新城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双带两环 三心四楔 苏州新城发展策略 苏州园区优化升级,苏、园、昆东西合轴; 在空间与产业上强化与上海的紧密联系,极化区域中轴 ; 培育长三角次级商务办公和总部中心。 优势:区位、环境、IT产业 劣势:行政体制分治 定位:区域次级商务中心、苏州未来新城 重点:体制协调、产业升级、城市商务 规模:人口100万人 用地140平方公里 项目:湖东新城中心区 时序:2010年前启动 城市建设规划——苏州新城建设 前十年东进, 打造苏州湖东未来新城 北部平相组团发展策略 近中期结合苏州火车站的建设,启动平江组团的建设,疏解老城人口,并控制相城组团用地为城市远期发展的战略储备用地; 远期苏虞跨线合纵,构造市域“T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