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四).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四).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四)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huan jing kuan chang qi yi   ( ) ( (    fe i teng zeng tian pin chang   ( ) (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6分)    4分)   1.记载( ) 2.完善( )   3.微弱( ) 4.依旧(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1.热闹( ) 2.细小( )   3.简陋( ) 4.明亮( )   五、选词填空(9分)   轻视 鄙视   1.我们可不能( )体育课    人们( )不讲卫生的行为。   简陋 简单   2.天黑了,李时珍住在( )的破庙里。    这几道数学题很( )。   流传 流行   3.解放前,传染病( ),人们无钱医治疾病。    大江南北( )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六、选择题(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打“√”)(6分)   1.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   (1)表现了妈妈担心我们学习不用功。( )   (2)表现了妈妈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   (3)表现了妈妈期望我们珍惜学习机会,珍惜劳动成果。( )   2.在湖边的树林里,有列宁的“绿色办公室”。屋顶是蔚蓝的天空。地板是碧绿的草地。树桩是办公的椅子。   (1)说明了列宁热爱大自然。( )   (2)说明了列宁办公的环境很优美。( )   (3)说明列宁的办公条件很艰苦。(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____________(4分)   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4分)   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用“∥”按下列小标题给短文分段。(9分)   (1)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2)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3)三个和尚的醒悟。   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3分)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6分)   (1)争先恐后──   (2)争执──   八、作文:(35分)   放学以后   要求:写发生在校内或校外的一件事,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中试卷(四)答案   一、环境 宽敞 奇异 沸腾 增添 品尝   二、1.放松 2.可以做依据的事物 3.去除   4.堆积 5.吉利 6.功用   三、1.记录 2.完备 3.微小 4.仍旧   四、1.冷清 2.粗大 3.豪华 4.黑暗   五、1.轻视、鄙视 2.简陋,简单 3.流行,流传   六、1.(3) 2.(3)   七、1.不团结,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劳动,怕吃亏。   2.一心想扑灭大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只有团结友爱,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4.第一段:第1节    第二段:第2─4节    第三段:第5节   5.第4节:第3、4句   6.(1)抢在前面,生怕落后    (2)争论中各持已见,不肯相让。   八、略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