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教授名人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石镇教授名人录 2010年03月12日 17:21:36来源:湖北省实验初中蕲春县青石中学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晚号量守居士,男,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人。辛亥革命先驱,国学大师,与章太炎并称为“章黄学派”。1905年留日,入日本早稻田大学;1914年应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邀请,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先后在武昌高师、山西大学、武昌中华大学、国立武昌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民国大学、沈阳东北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十余所当时全国一流的大学任教授。其间于1926年担任国立武昌大学校务维持会负责人(即校长),在今天的武汉大学校长像位中排列第七位。他先后培养了曾缄、郑奠、孙世扬、潘重规、贺昌群、高仲华、范文澜、刘颐、黄焯、陆宗达、殷孟伦、洪诚、程千帆、骆鸿凯、金毓黻、张汝舟、杨伯峻、徐复、冯友兰等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及其数以千计的高级人才,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功昭千秋。 黄侃寿虽不永,而著述甚富。著有《黄侃论学杂著》、《音略》、《文心雕龙札记》、《声韵通例》、《集韵声类表四卷》、《说文略说》、《尔雅略说》、《尔雅郝疏补订》、《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尔雅音训三卷》、《诗经序传笺略例》、《日知录校记》、《读汉书、后汉书札记》、《黄侃手批十三经》、《阮籍咏怀诗补注》、《李义山诗偶评》。在台湾还出版了《黄季刚先生遗书十四册》等等。他在继承研究祖国的传统文化上,于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雅学、经学、史学、文艺批评学、文选学、哲学、目录版本学、诗词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承传创造,先后写出了多种著作,1000余首古近体诗,300余首词。还有杂录、日记等等。 中华书局己出版《黄侃文集》前10卷,计划出齐22卷。 黄侃一生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钦佩,其得意门生,继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之后,享有盛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徐复先生,在给叶贤恩先生所著《黄侃传》“序”中,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黄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爱国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也是锲而不舍、以乐育为怀的一生。他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像许多辛亥革命先驱一样,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走出家门,奔走呼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为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辛亥革命后,先生才高气盛,自度不能与世俗谐;又见革命之成,实由民气;民气发扬实赖数千年姬汉学术柯典不绝,历代圣哲贤豪精神流注,便以继绝学,明旧章、存国故、植邦本、固种性为己任,以毕生之精力研究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成功地衔接了两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在逆境中坚守着民族文化的立场,向当代和后代呈现出了一颗滚烫的、诚挚的、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为一个世纪的学者们作出了不媚俗、不媚权、不阿贵、不阿众、是所是、非所非、爱所爱、憎所憎的典型中国文人的崇高榜样。先生其人,其文其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蕲春籍叶贤恩著有40万字的《黄侃传》,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翁耀明著有20余万字的《黄侃的故事》皆已行世,黄侃事迹详于其中。 ? 黄绍兰(1892—1947),亦名学梅,字梅生,女,青石镇黄洼垮人,黄侃先生夫人。幼从父读,泼辣,爽朗,深受钟爱。1905年随父在江汉教会学校读书,每当学校强迫学生读《圣经》,她便默诵《木兰辞》,以花木兰自励。因此更名为“绍兰”。1907年考入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次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学校举行“哭临”仪式。黄背向灵位,席地而坐,学校当局视为大逆不道,拟开除学籍,经教习高潜等力保始免。1910年毕业,任河南开封女子师范学堂国文教员。1911年武昌辛亥革命爆发,离豫赴武昌,随即受黄兴派遣,去上海与陈其美等联系策动上海反正。后在上海都督府支持下,组建上海女子军事团,被推为团长。上海各界有志女士,纷纷入伍。她曾赋诗:“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袁世凯窃踞临时大总统, 女子军事团被解散,随黄兴赴南京参加留守府工作。倡设辛亥革命烈士忠裔院,任院长。“二次革命”失败,仍返回上海。于1916年春,得黄炎培等教育界知名人士支持,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创办博文女子学校,自任校长。后因经费拮据,于1920年秋停办。经黄炎培介 绍去江苏,任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1年春,由实业家张謇之兄张髻资助回沪,重办博文女校;并扩大规模。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时值学校放暑假,曾为“一大”代表提供住处。13名代表,除了3人(李达、李汉俊、陈公博)外住,毛泽东、董必武等10人均住在博文女校。“一大”预备会、开幕式亦在黄住宅举行;黄还为之放哨。自后,时有革命者往来“博文”,毛泽东就曾多次造访,有时还带些糖果给黄绍兰的女儿珏珏。1933年博文女校停办,黄更名为“朴”更字为“君素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