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测定年代(radioactive age determination).doc

放射性测定年代(radioactive age determination).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测定年代(radioactive age determination).doc

放射性测定年代(radioactive age determination) 应用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可以测定矿石、地层的生成年代,也可以测定某些古文物的C法。 U的半衰期为45×109年,它的最终子体是稳定的Pb。假定矿石在生成时 U的原子数为N (238U),为U的衰变常量,矿石的年龄为,则目 U的原子数目为 N0(238U)=N0(238U)e- 206Pb的原子数为 N(206Pb)=N0(238U)-N(238U)一N’ N’为单位体积中所有U的放射性子体的原子数目。当很大(超过10年)时, N《N(Pb),则有 N(Pb)=N0(238U)-N(238U)=N(238U)( -1) 由此可得 所以测出矿石样品单位体积中Pb原子数与U原子数的比,就可以知道矿石的年龄。 在碳元素中除了含有大量稳定的和C外,还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C, 5730年,它是宇宙射线中的中子穿过大气层时与空气中的N核碰撞发生核反应生 宇宙射线不断地射到地球上来,C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衰变,结果大气中C的含量保持C与氧化C0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动物以植物为食, C又进入动物体。因此,在生物体内C与非放射性碳的含量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里二者的比相同。生物体死亡以后停止了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体内原有的只能不断地衰变而得不到补充。因此,从古代生物遗骸中’‘C与非放射性碳的含量比,就可以求出它死亡的年代。用表示C的衰变常量,表示处于交换运动中的, C的放射性活度,表示所测样品的C的放射性活度,仿照铀铅法的推理,则有 构成生物体的碳中, C的含量极少, C与C原子含量的比为10:12。因此,测定 5.辐射防护(radioprotection) 核辐射的生物效应主要由于电离作用对生物分子的破坏。因此,一切致电离辐射能直粒子、粒子和质子,能间接引起电离的射线和中子,都可能成为伤害人体 致电离辐射在人体某种组织中造成的伤害程度,首先取决于辐射在该组织中沉积的能量。(或体积)也是重要的。如果能量在短距离内沉积,它对某种组织的伤粒子在人体组织中的射程非常短,就是说它们在短距离内粒子所造成的伤害,比射线源(不管是体内的)沉积同样能量所造成的伤害大。 外部照射的损伤主要由体外辐射源发出的射线所引起和粒子几乎不会引起损伤,粒子、粒子、射 某些元 微弱的放射性照射对人体并无损伤。人们是经常处于射线的照射之下的。自然界存在的 、K、Ra等放射性元素,在人体内不断地新陈代 对体外照射的防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①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如在实验工作中)用 对不同的放射性粒子,可采用不同的措施。a粒子射程很短,工作时只要戴上手套,不直接射线比a粒子的贯穿能力强,在空气中的射程可达数米,但它容易射线的屏蔽物,特别是对于高能量的射线更不适宜,因为它们较易引起贯穿力很强的X射(轫致辐射)。射线的贯穿能力比a、射线大得多,要选用原子序数大、密度大的材料,如 对内照射的防护,必须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和污染身体。要禁止在可能存在放射性污 (摘自《物理教师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515~519页) 单位:金太阳教育 姓名:刘占想 E_mail:lzx4149999@163.com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