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绳海槽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pdf
冲绳海槽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
张文卿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东海CSH1 1732 厘米厚沉積剖面的孢粉分析,获得古植物群演替达18 次之多,反映
古气候变化明显冷暖气候旋回3 次。其中有2 次温暖期,1 次较干冷期。结合14C龄数据计算晚更新世与全
新世界线在176 厘米,这一界线与孢粉植物群、古气候与古环境等分界线较为吻合。
关键词:孢粉 植物群 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 晚更新世-全新世 我国 东海
一、 前言
冲绳海槽北部属我国东海.于 1997 年 10 月由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执行“海洋勘
测专项”时取得地CSH1 剖面样品。CSH1 剖面位于北纬31 。 13 733N ,东经128。43 。471E 。
现水深703 米,(图1)。水底为广阔而平缓向海倾斜东海陆架。该区现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
渡带,属海洋性气候。
目前条件下,主要通过沉积物中所含孢粉组合的分析来研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变
化。较长时期的连续性气候变化,会影响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植物群落的变化又往往是
自然环境变化中最为敏感的因子。由于海洋中不生长有花植物,从样品分析出的孢子和花粉,
所代表的植被为近岸或入海河流流域的植被,能反映当时较大区域的环境变化。本文是配合
《东海晚第四纪高分辩率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序列》课题对CSH1 钻孔剖面做了详细的孢粉
分析。该剖面厚1732 厘米,岩性为灰色亚粘土 亚沙土 ,中砂 细砂质粉土。全剖面共采孢
粉样品 114 块,样品间距为 8-12 厘米不等。样品经室内处理后发现剖面的每块样品的孢粉
含量都很丰富,种属较多。孢粉组合总的特点是:木本植物共有36 个科属,以松属(Pinus )、
栎属(Quercus )为主;草本植物共有 17 个科属则以蒿属(Artmisia) 占主要百分比;蕨类孢子
含量低,种属较单调,有石松科(Lycopodiaceae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风尾蕨科
(Pteridaceae )|等几科属。现将孢粉分析结果按各自不同特征划分为6 个大的孢粉组合带分
述如下;
二 孢粉组合带
经分析所得全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如下各带(图2 )。
带1 松-蒿-藜-栎为主带(埋深1730—1516 厘米)
本带木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草本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木本植物又以松属占主要百
分比。根据自下而上孢粉含量变化可划分为4 个亚带;亚带 1:(埋深 1730-1620 厘米) ,木
本植物花粉为孢粉总数的61%,以针叶树为主,落阔叶树含量较低,还有铁杉属(Tsuga ),
落阔叶树含量较低,有桤木属(Alnus )、桦属(Betula )、榛属(Carylus )、榆属(Ulmus )、
胡桃属(Juglans )、枫扬属(Pterocarya )、落叶栎(Qercus )、栗属(Castanea )及少量的枫
香属(Liquidambar )、无患子科(Sapindaceae),灌木有蔷薇科(Rosaceae )、麻黄属(Ephedra);
草本植物花粉占30 。5%,以蒿属为主,十字花科(Cruciferae )、茜草科(Rubiaceae )、藜科
(Chenopodiaceae )少量参加;组成针阔叶混交森林草原植被。1732 厘米处绝对年龄测定为
47000 年。亚带2 :(埋深1620-1580 厘米) ,针叶乔木松属花粉含量增加,占本亚带孢粉总数
65 。3%,落叶乔木及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降低,草本植物花粉占18。2%,组成以针叶树为主
的森林植被;亚带3 : (埋深1580-1548 厘米) ,本亚带落叶乔木属种及含量明显升高,松属
由亚带2 的65 。3%降到55 。4% ,木本植物花粉占72 。5%,除松属外有铁杉属、桦属、桤
木属、鹅耳枥属、榛属、榆属、胡桃属、落叶栎、栗属等;草本占21 。0%,有蒿属、藜科、
十字花科及少量水生莎草科、香蒲属等组成针叶、落阔叶混交森林植被。亚带 4 :(埋深
1548-1516 厘米) ,本亚带为松属优势带,占孢粉总数的78 。4% ,木本植物花粉占孢粉总数
的84。8%,植物种属和亚带3 相比差异不大,代表以针叶树为主的森林植被。
带2 :松-蒿-藜-栎-铁杉为主带(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