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工业试验_刘树臣.pdf
石 油 化 工
·558 · PETRO HEMI AL TE HNOLOGY 2002年第 31 卷第7 期
工 业 技 术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工业试验
刘树臣, 李淑兰, 杨 东, 张建刚, 方向晨, 韩崇仁
( 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辽宁 顺 113001)
3
[摘要] 利用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SP-UV-56 在20 m 发酵罐中进行十三碳二元酸发酵的工业试验研究。采
用等功率放大准则, 确定了搅拌功率和搅拌速率;考察了搅拌器桨型对产酸的影响, 采用六平叶涡轮搅拌器试验, 连续
发酵3 批次, 培养6 d 的平均产酸量为 156.5 g/L, 较中试和小试的产酸量分别提高了10.2%和8.7%, 最高产酸量达
到 172 g/L, 与六箭叶涡轮搅拌器相比平均产酸量增长了15.5%, 但能耗增加 15.6%。选择一种有机溶剂, 采用重结
晶方法精制产物, 产品中总二元酸质量分数达99%以上, 其中十三碳二元酸达97%以上。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十三碳二元酸;发酵;工业试验
[文章编号] 1000-8144(2002)07-0558-04 [中图分类号] T Q 920.1 [文献标识码] A
长链二元酸(D A)是指 以上的脂肪族二元 1.5%~ 2.0%。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同文
10
[5]
羧酸,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大环 献 。
麝香、工程塑料、耐寒增塑剂、尼龙纤维、热熔胶以及 1.3 培养方法
液晶的合成,也是医药和农药合成的原料。十三碳 经30 ℃培养2 d 的麦芽汁斜面菌种分别接入
二元酸(D A13)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主要用于合成 各含560 ml 种子培养基的3 L 摇瓶内, 于30 ℃、
麝香-T 、服装用聚酰类热熔胶、高级润滑油等。化 180 r/min 摇床上培养2 d;将摇瓶种子液接入灭菌
学合成法主要从菜籽油中提取甘油芥酸酯经臭氧氧 后的含200 L 种子培养基的一级种子罐内,于30 ℃
化生产, 但存在工艺路线复杂和产品纯度低等问 下通气搅拌培养24 ~36 h;按10%(质量分数)接种
[1]
题 , 目前主要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20 世纪80 量接入二级种子罐培养20 h, 培养条件同一级种子
[2] 3
年代日本率先实现发酵法生产D A13 的工业化 , 罐;最后接种至含发酵培养基的20 m 发酵罐内进
3 行发酵。
建立了200 t/a 生产装置, 在20 m 发酵罐中发酵生
产D A13,发酵120 h 产酸量达到145 g/L,用水相 1.4 分析方法
法精制产物, 产品纯度达94%左右, 产品主要用于 菌体浓度测定:取 1 ml 发酵液, 用溶媒(乙醇/
合成麝香-T。国内也有关于DA 13 发酵的小试 正丁醇/氯仿/水体积比=10/10/1/10)稀释10 ~50
和中试研究报道[3 ~7]。 倍,用瑞士产662 Photometer 分析仪测定620 nm 处
的光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