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doc

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 JJG 204-80 T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Meteorological Ventilation Psychrometer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80年7月11日批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施行,原气象仪器试行检定规程第4号同时废除。 归口单位:中央气象局 起草单位:福建省气象局 主要起草人:林庆山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中央气象局负责解释。 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机械、电动通风干湿表(以下简称通风干湿表现)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 通风干湿表在空气温度为-10~+45℃的范围内,可测10%~100%的相对湿度。 2 通风干湿表用湿度表(以下简称温度表)应符合《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其刻度范围为-26~+15℃或-36~+41℃,最小分度值为0.2℃。 3 温度表安装在表架中不得松动,球部应位于内护管的中央。 4 内外护管应同心,相互之间要有隔热垫圈。 5 金属外护管和外壳要有镜状的表面,无锈蚀和斑痕。 6 对机械通风干湿表; 6.1 通风器外壳上应开有中间刻有竖线的有机玻璃的窗口。发条盒上应有箭号标记线。 6.2 通风器的风扇和发条盒应转动平稳,不得有摩擦声和撞击声。 6.3 通风器开动后,温度表球部周围的通风速度在第4分钟末不得小于2.5米/秒,在第6分钟末不得小于2.2米/秒。 6.4 每分钟末通风速度的改变不应大于0.2米/秒。 7 对电动通风干湿表: 7.1 通风器外壳上应标明电源电压。 7.2 电动机和风扇转动时应平稳,不得有摩擦声和撞击声。 7.3 在电源电压正常范围内,通风器开动后,温度表球部周围的通风速度应始终保持大于2.5米/秒。 二、标准器和检定设备 8 检定通风干湿表用的标准器为静压管。 静压管选用内径为0.8~1.0毫米的无缝针管,弯曲成90°,管口成圆弧形,要求管道畅通、不变形,不漏气,配对使用。 9 主要检定设备: 9.1 微压计:有补偿或倾斜式。 工作液体补偿式用蒸馏水,倾斜式用密度为0.820±0.005克/厘米3或93±1%的酒精。 9.2 分度值为0.001克/厘米3的密度计1支,或分度值为1%的酒精计1支。 9.3 秒表1~2块。 9.4 三通管、乳胶管、仪器支架等。 10 检定通风器的环境条件: 10.1 进行通风器检定时,应避免临窗、靠门或有风的地方。 10.2 环境温度为20±5℃,温度波动不超过±℃。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一)外观检查 11 外观检查应按技术要求1~7条有关规定进行。 11.1 对第2条规定按《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要求的有关项目进行检查。 11.2 进行第5条检查时,对新出厂的仪器要严格执行,对使用中的仪器可酌情放宽。 12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仪器不进行通风器的检定。 (二)通风器的检定 13 通风器的检定主要是检定温度表球部的通风速度。对机械通风器还需测定发条盒的总作用时间和第二周的作用时间。检定时不套防风罩,球部不应包有纱布。 14 通风干湿表和检定设备的安装和调整: 14.1 连接微压计和静压管,并调整好微压计的水平和零位。 14.2 静压管安装在内护管壁与温度表球部的中央并与轴间向平行,管口应当在球部全长的一半处。 14.3 机械通风干湿表,要用纸片卡住风扇,上满发条。 14.4 将通风干湿表垂直挂在仪器架上。 15 通风速度的检定: 15.1 读取微压计零位,补偿准确到0.01毫米,倾斜式准确到0.1格。 15.2 机械通风干湿表:抽出纸片,同时开动秒表,待第一分钟末,读取微压计的示值,以后每分钟末读数一次,至第六分钟末为止。 电动通风干湿表:接通电源,待微压计示值稳定后读数,一次即可。 15.3 读数完毕,待微压计稳定后检查零位回复情况,补偿式零位变化不应超过0.03毫米;倾斜式零位变化不应超过0.5格,如超过需重作检定。 16 测定机械通风器条盒的总作用时间。 上满发条,测定风扇从开始转动至停止的时间。 17 测定机械通风器条盒转动第二周的作用时间: 17.1 上几圈发条,当发条盒上的箭号标记竖线与窗口的竖线重合时,开动秒表,待发条盒再转过一周两竖线又重合时,按停秒表,记下时间,准确到1秒。 注:用两块秒表,15、16、17条也可同时进行。 四、检定结果的处理 18 通风速度检定记录的整理: 18.1 算出微压计始末零位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18.2 将每分钟末的微压计读数减去零位读数的平均值,得出水柱高度值(△h)或液柱位移值(△l)。 18.3 用水柱高度△h(毫米)--相当风速V(米/秒)换算表(见附录2),查出各水柱高度相应的风速。计算实例可参阅附录1。 18.4 符合要求的注明合格,不符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