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4年度获奖优秀学术论文集
2架空地线感应电量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
2.1静电感应
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东北院第二版)计算公式可知,静电感应主要是
由于导线和地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引起的。静电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线路电压等级及导线的布置密切相
关,与线路长度及负荷电流的大小基本无关。当地线一点接地或经排流线圈接地时,地线上静电感
应电压接近于零。
2.2电磁感应
与静电感应分量不同,电磁感应电压的大小取决于负荷电流、线路K度和导、地线布置方式,
而与输电线路的电压数值无关。所以,电压等级相同的不同线路,其电磁感应电压也可能相差甚
远;即使同一线路,也会随着系统运行方式变更而变化较大。
电磁感应电压、电流的计算建立在导地线全阻抗的基础上。以下列出单回路电磁感应电压、电
流求法,双回路的地线感应电压、电流原理与之相类似,并遵循叠加原理。
设为电压矩阵,为导线负荷电流及地线感应电流矩阵,为导地线全阻抗矩阵,则有电磁感应矩
阵方程,如:
zlZl
K Zl,。ZI,。Zl,。
Z2Z2
哆 Z2,dZ2,622,c
圪 ●
Zo丑n2znI#讪Z邵
圪 Z6,。乙,z乙,。Z6,。Z6,。
屹 zc,。zc,:Zc,。乙,。乙,。
计算时,可分别令II=厶=0或K=%=0,而转求K、砭或厶、厶。
2.3架空线路电磁感应电量计算公式推导
《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关于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互阻抗的公式,可算出地线1禾[12上每公里的电磁感应电动势E,和E:。
在正常情况下,a、b、c三相电流平衡,即,。=a2I。=/a。,a=Z120。,
(相序此处取为负序)。
故对单回路的线矽
巨=jo.145I。(alg孚+a2lg孚)Wkm(2)
alb dlc
而且在通常对称布置的情况下,(d。。=d2。,d16=d26,d1。=d2。)有
Ez=j0.145I。(口19万die十“-g瓦dlc)w砌(3)
式中d。。为地线l和导线a之间的距离,其余类推。
架设某330kV线路工程为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左侧回路自上而下为a、b、c,右侧回路自上而下
回c、b、a,按逆相序排列。此时每根地线上的电磁感应电动势E,、E:分别为同塔双回路中每个回路
产生的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叠加。以地线1为例,其上的感应电动势如下:
左侧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丑
巨1=jo.145/。(alg挚+日2lg挚)
412
2014·9甘肃·兰州
右侧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巨2:j0.145厶(口lg孕+a2lg孕)=j0.145Ia(日lg争+a2lg争)口
ulc· u18· um uk
两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06,)
巨=巨l+‘:=川45删g孚+口!lg争+日2lg争+lg芋)=j0.145I(0.439枷0
u% ulc utc、 utt
上述公式也说明了地线上的电磁感应电压仅取决于负荷电流、线路长度以及导地线布置方式,
而与线路的电压值无关。
如果存在电流通路,电磁感应电压将引起电磁感应电流,由它引起的电能损耗占地线总损耗的
绝大部分。在两端接地的线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反射PS波共转换点在倾斜界面上的成像研究.pdf
- “低冲击与多平衡”视角下的新城发展模式研究--以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为例.pdf
- “公交%2b慢行”导向的中心区交通模式探讨与实践--以武汉市“精武片”旧城更新为例.pdf
- “海上茶路”之探索--以明州港与日本为考察对象.pdf
- “江阴模式”——对商业保险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的一种探讨.pdf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究.pdf
-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中的探讨.pdf
- “以药测证”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证候模型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及存在问题.pdf
-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pdf
- 0407号台风的客观路径与演变过程诊断+--略述勘探三号钻井平台拖航作业中的气象分析.pdf
- 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研究.pdf
- 2005年宁波影响热带气旋预报服务及精细分析预警技术探讨.pdf
- 2011西安世园会展览温室地源热泵工程优化设计.pdf
- 2012年度预测检验及预测失误原因探讨.pdf
- AOD镁钙炉衬残砖的物相分析与侵蚀机理探讨.pdf
- ATSE在设计及使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总工洪元颐教授级高工的请教.pdf
- BOPP耐高温电容器薄膜初探.pdf
- C%2fTactel(R)纤维交织物染整工艺探讨.pdf
- CR后处理技术在提高影像质量中的应用探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