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开封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5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试卷综析】
一、总体评价
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题文】M0
寒冬之后,人们希望春天的到来,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李白诗云:“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王安石在诗中都用绿字象征春天的到来,可见,树木抽青是初春重要的指标,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初春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来看,杨柳最多,绝非偶然。一是杨柳抽青早,二是杨柳分布区域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唐李益诗:“漠南春色到,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皆以杨柳为春天的标志。
唐、宋诗人之所以对物候何如此直觉的感性认识,是由于他们审察事物周密而勤快。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结庐锦水边,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南宋诗人陆游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鸟啼》诗云:“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引苏辙诗:“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陆游说:“依诗则眉之彭山已无荔枝,何况成都?”而唐诗人张籍诗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陆游认为张籍没有到过成都,闭门造车。但与张籍同时的白居易在四川忠州时写过不少荔枝诗,以纬度论,忠州尚在彭山之北。从唐、宋大诗人所吟咏的物候,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总之,唐、宋大诗人诗歌中的物候描写,不但有文学方面的价值,还是研究物候学及农业的可贵资料。
(摘编自竺可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1.下列唐、宋大诗人的诗歌中,没有物候描写的一项是
A.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
,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诗人只有掌握月、露、风、云、花、鸟等自然语言的含义,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优秀诗歌”理解有误。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的诗歌有的揭示出一些物候规律,有的可以预告农时,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物候的认识达到了一定水平。
B.杜鹃鸟叫声哀怨,和杜甫晚年入川后困顿、漂泊的凄苦心境十分契合,因此,诗人特别留心杜鹃鸟,写了不少感人的诗作。
C.陆游由南宋时成都无荔枝推断唐代时成都也无荔枝,批评唐代诗人张籍闭门造车,其实是陆游没有认识到物候的古今差异。
D.要想对事物获得直觉的感性认识,审察事物就应该周密而勤快,并且处处留心,这是唐宋大诗人对今人的启示之一。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混淆、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题文】J0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枣庄三中新校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卷.doc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15届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八中2015届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2015届高三4月模拟语文试卷.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 河南省洛阳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
-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语文试题.doc
-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届高三入学定位考试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起始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浙江省宁波市2015届高三十校联考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第九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