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地质与资源环境
P一卢
Ap=Ao专一‘f(9)
式中:A。——决定发射功率和天线周围介质的初始场强;芦——介质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
系数;7——发射点与接收点的距离;f(日)——方向因子。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向异性介质,即具有不同电学性质的地质体时,电磁波的
传播规律将大大地改变。井下无线电波透视常选用偶极子场,由麦克斯韦波动方程组可以
导出均匀介质中偶极子场传播特征,进而解出电磁波衰减系数:
r一,r一————————r ,1/2
即可√譬【√h(去)_·J
式中:,_一电磁波发射频率;肛——磁导率;s——介电常数;p——电阻率。
由此可见偶极子场在均匀介质中传播,其场强衰减受电磁波的传播距离、电磁波发射
频率、介质磁导率、介电常数、电阻率等因素影响。
煤层顶底板中影响泥岩、粉砂岩的电阻率远远低于煤.磁导率与煤层基本相同,因而
透视中能形成较大的视吸收系数负异常。
3 工作方法与资料解释
3.1使用仪器
本次井下探测工作使用的仪器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WKT—E型无线
电波透视仪,该仪器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等组成。使用的工作频率为0.3MHz,在工
作发射过程中通过调节旋钮使其发射电压、电流始终保持不变。这样保证了仪器的性能稳
定,采集的数据可靠。
3.2井下干扰及排除
人工导体对电磁波的传播起干扰作用。在井下金属导体随处可见,如金属支架、接地
的铁轨、电线电缆等,它们都对电磁波的传播起不同的干扰作用。在工作中采用了如下方
法进行干扰排除:对于金属支架、接地的铁轨,采取将发射、接收天线远离该类金属导体
的方法,一般离开lm以上。对于电线电缆采取电路停电的方法。
3.3工作安排
采用定点法,沿运输巷的上帮、切跟进行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测点距为10m,共布61个
接收点;以90—120m不等的间距,在材料巷共布4个发射点。沿材料巷的下帮进行无线电波
透视探钡t,测点距10m,共布75个接收点;以90~110m不等的间距,在材料巷共布5个发射
点。另外在运输巷O号接收点布置一发射点,在运输巷接收点接收做条件试验(图1)。
3.4资料处理与解释
3.4.1资料处理
运用无线电波CT专用资料处理软件计算出卢和A。。在资料处理中采用场强对比法,也
矿井物探及综合勘探
图1无线电渡CT施工布置图
就是将各点的实测场强(H)与各点据公式计算的理论场强(A。)进行对比,即q=A。一A
(单位:db)最后作出异常平面交汇图(图2)和视吸收系数等值线圈(图3)。
图2无线电渡CT平面交汇图
囤3无线电波cT视吸收系数等值线图
3.4.2资料解释
从综合曲线图上可知,煤层异常区比正常区衰减系数q低15~20db;从视吸收系数
等值线图上可知,煤层正常区视吸收系数卢为0.10~0.20,异常区视吸收系数卢为
0.30。0.70,口大于0.30可视为断层构造发育区。图4为123工作面成果解释图。
矿井地质与赍濠环境
图4无线电渡cT成果解释囤
4 结论
4.1探测结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崮予煤层顶底板中的泥岩、粉砂岩的电阻率远远低于煤,
工作面中断层使得煤层部分或全部与顶底板岩石对接,这样就大大加大了视吸收系数卢
值。因此在解释中,根据值大小解释各断层的落差。口值在0.30~0.50段为煤层与顶底
板岩石部分接触,口大于0.50段为煤层与顶底板岩石全部接触。
(1)3。123工作面F,断层、F:断层、F斯层在工作面内互不相连。
(2)F:断层:落差日=0—1Ill,向工作面内逐渐尖灭,在工作面内延伸40m(图4)。
(3)F2断层:落差日=0~4m,向工作面内逐渐尖灭,在工作面内延伸70m(图4)。
(4)F,断层:落差H:0—5m,该断层与工作面走向基本平行,断层落差大,延伸
长,在工作面内延伸330m,逐渐尖灭。该断层中间部位有一段落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