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声母系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VIP

古汉语声母系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声母系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古无清唇音 这是清人钱大昕提出的。古无清唇音指36字母中的“非敷奉微”在上古读同“帮滂并明”,即今声母是f的,上古声母是b、p或m,还有一部分以w为零声母的在上古读m。如:异读字:阿房宫、番禺、吐蕃。异文(同一句话中的个别字词在不同的文献中写法不同):匍匐、扶服。形声字的声旁来看:亡——忙、盲、芒;分——扮、盼、颁;包——庖、枹等。 2、古无舌上音 这也是清人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舌上音指36字母中的“知彻澄”在上古读同“端透定”,即今声母是zh\ch\sh的一部分字,上古声母是d或t。为什么说是一部分,因为今声母zh\ch\sh 是由36字母中的知系(知彻澄)声母和照系声母(照穿床审禅)合并而成的,大概在元明清时期就已经合并。如:单于、墨翟;形声字:尚—堂、常、赏、敞 周——雕、调、凋等。 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这是近人章太炎提出来的,就是说中古的舌上音“娘”和半齿音“日”(相当于现代声母的n和r),在上古都读成舌头音“泥(今音n)” 。“娘”母在上古归“泥”这个没有什么问题。今声母读r在上古读为n。如:形声偏旁:若——诺、匿;弱——溺等。 4、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这是近人曾运乾提出的。即36字母中的喻母字,在上古一部分归入匣母,一部分归入定母。即今声母以y、w为零声母的字的一部分在上古一部分读为h、一部分读为d。如:谐声偏旁:弋——代;也——地;多——移。有——贿。 叶韵说(一种错误的认定押韵的方式) 这是一种在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错误的认定押韵的方式,它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因为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人们用当时的读音在读先秦诗歌时,已经感觉到有不押韵和谐的地方,于是他们为了使古代的韵文继续押韵和谐,就把某些感觉不押韵的字的字音改读,这种方法就叫做叶韵。如:梁代的沈重在”《诗·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中“南”字下注“协句,宜乃林反”。这种方法到了宋代朱熹的手里大加发挥,他著《诗集传》和《楚辞集注》都用这一方法。 直到明末,一位著名的音韵学家陈第首先提出了反对“叶韵说”。才使我国古代的音韵学研究开始真正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燕子燕子展翅飞,上下鸣啼叫声悲。这位女子来出嫁,远远送她到南门。渐渐走远望不见,实劳我心肝肠寸断。 按照语言形式的不同,我国古代的文体可以分为三大类:散文,韵文,骈文。语言形式包括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骈体文讲究平仄,对仗,多用四六句式,但不押韵。韵文包括诗词歌赋,铭箴颂赞。其余的就是散文。 根据散文的使用、通行范围又可以将散文分为四类。 一、史传文(历史散文) (一)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来编排历史事件) 代表作品:《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二)纪传体(通过记载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 代表作品:《史记》、《汉书》 由此种体裁引申而来的人物传记散文:柳宗元《童区寄传》、侯方域《李姬传》 行状(行述、行略、事略):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自传体:《太史公自序》、《汉书》的《叙传》 (三)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完整地集中在一起) 代表作品:宋 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 二、说理文(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 一)用整部著作来阐明一种哲学理念 语录体 《论语》 散文体 《墨子》、《庄子》、《韩非子》 清 王国维《人间词话》、唐 刘知几《史通》等 三)单篇论文 论:是指议论,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如:贾谊《过秦论》、苏轼《留侯论》等。 立论文 说:起源于战国游说,是指说明,说理方式以解释为主,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如:韩愈《师说》、周敦颐的《爱莲说》。寓言是用比喻或故事来说明某一哲理的,如柳宗元的《三戒》、刘基《卖柑者言》 三、杂记文(一般的记叙文) (一)山川景物人事记 柳宗元《永州八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 (二)笔记文(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志怪:晋 干宝 《搜神记》 志人:《世说新语》 资料考证: 袁枚的《随园随笔》 四、应用文(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 书信:如司马迁《报任安书》 奏议:是指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报告,其中有奏、议、书、疏、表、状、封事、劄子。 书 李斯《谏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