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5年院内岗位分级.doc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5年院内岗位分级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与业绩评估的紧密结合,明确不同岗位的基础津贴标准、分级条件和下一聘期内需完成的任务,充分激活存量,形成以业绩评价、能力评估为基础的、动态的、竞争性的院内岗位聘任制度体系,完善各类岗位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经研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教学岗位的基础津贴标准和分级条件
(一)岗位聘任的原则
竞聘J1、J2级岗位以及越级竞聘人员由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报学校评审。
J3、J4级岗位结构比例为3:7,J5、J6、J7级岗位结构比例为2:4:4,J8、J9级岗位结构比例为4:6。具体岗位职数另行通知。
(二)岗位竞聘的基本条件和任务要求
1.竞聘J3级岗位的条件和任务要求
根据学院教学岗位正高级人数(含双肩挑人员),设立2个J3级岗位,4个J4级岗位,但竞聘J3级岗位的教学人员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上一聘期内且任现职以来,获单项奖励分10分及以上的教学科研成果(项目、论文、获奖等)1项;
(2)正高职务聘期满3年,且教学业绩考核等级均在B等及以上,且至少有1次为A等的;或者教学业绩考核2次A等以上;
(3)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发展、育人工作作出较大贡献、群众公认的。
聘为J3级岗位人员,聘期内完成规定的基础工作量,同时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之一:
(1)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
(2)主持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名前3)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
(3)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或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温州市拔尖人才或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4)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前3)或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负责人或厅局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温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5)省级教坛新秀或校院教学名师或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的负责人;
(6)作为第一指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7)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理科:SCI III区3篇;工科:SCI 和EI 3篇;文科:权威1篇或一级2篇(部);艺术:2A级2篇;
(8)到账经费累计40万元(理科)、60万元(工科)、20万元(文科、艺术);
(9)教学业绩2年为A等。
2.竞聘J5-J7级岗位的条件和任务要求
根据学院教学岗位副高级人数(含双肩挑人员),设立13个J5级岗位,27个J6级岗位,27个J7级岗位。
竞聘J5级岗位的教学人员应在上一聘期内且任现职以来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①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或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②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排名前3)或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人;
④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一项或院级教学(主课题)科研项目二项;
⑤校院级教学名师或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主要参与人(排名前3)或院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负责人;
⑥作为第一指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⑦教学科研业绩分年均达到5分;
⑧教学业绩考核3年均为A等或每年学生评教的原始平均分位于所在分院的前20%;
竞聘J6级岗位的教学人员应在上一聘期内且任现职以来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①任现职满三年且教学业绩考核获得1次A等和2次B等及以上;或者教学业绩考核3次B等,同时每年学生评教的原始平均分位于所在分院(系、部)的前20%;
②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人;
③主持局厅级或校院级教学(主课题)科研项目一项;
④院教学名师或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参与人(排名前3)或院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负责人;
⑤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
受聘于J5级、J6级岗位人员,聘期内除完成规定的基础工作量外,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之一:
①院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人;
②主持局厅级或院级教学(主课题)科研项目一项;
③院教学名师或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参与人(排名前3)或院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项目负责人;
④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
⑤理科:SCI II区1篇或SCI III区2篇;工科:SCI 和EI 2篇;文科:一级1篇(部);艺术:2A级1篇;
⑥到账经费累计20万元(理科)、30万元(工科)、10万元(文科、艺术);
⑦聘期内教学业绩考核为1A3B或2A及以上。
(三)新引进人才的岗位等级的说明
聘期内引进人才按照其本人与学院签订的协议中所规定的院内基础津贴等级和期限执行,不占各教学承担单位各级岗位职数和比例;协议时限到期后,须按照其本人专业技术职务、业绩等条件,依据院内岗位分级管理办法或各教学承担单位制定的分级方案重新予以定级,可不受教学承担单位各级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