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oc

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乐业县壮族儿童的社会化进程,让外界明了并理解该县壮族儿童在特有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有社会化模式,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化进程为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壮族儿童的基本社会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对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走向。乐业县壮族儿童的社会化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干栏结构,有的生命形成于大自然;有的生命与他们父母通过修桥、补路、手工做的花这样的求子方式有关;有的生命则与父母领养的小孩及外婆送的花有关。尽管很多第一胎小孩所受胎教在外婆家完成,但他们却因此得到两个家庭的呵护。孩子们主要在自己家里出生。外婆给他们送的背带让他们感悟了自身在两个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他们生命的厚望。从生命形成那一刻起,乐业县壮族儿童就开始接受了母语教育,出生后生长于母语环境有利于他们对母语社会的适应,而民族童谣、儿歌、故事、民族宗教活动的参与及节日文化的参加则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民族认同感,并从中掌握了生产和生活知识。在汉语学习中,壮族儿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壮语与汉语的相互转换。适应社会变迁,乐业县壮族儿童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更新了他们的生育观念、卫生保健观念、婚姻观念、经济观念和民族观念。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教育根基逐渐稳固、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为乐业县壮族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双语教学有利于乐业县壮族儿童对以汉语为媒介的知识的掌握,但以标准音来进行双语教学缺乏群众基础,而以本地壮语来进行双语教学却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民族教育经费的拨款方式则直接影响到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小学硬件不足,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规模过小以及师资水平是学校教育中制约乐业县壮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方面。经济水平低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在走向社会生活过程中,农村仍然是以传统农业方式为主,生活技能主要是通过父传子、母传女、师傅带徒弟的途径获得。为了改变现状,人们也进行很多努力,但由于信息闭塞,市场预测不准,经济结构单一,零散经营,大多面临困境。知识层次较低,传统农业社会造就的闲适性格是影响乐业县壮族儿童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主要因素。学习努力,社会适应力强,合理的民族教育政策能使乐业县壮族儿童获得更高的社会化程度。从实际出发,乐业县将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劳动力转移发展战略,乐业县壮族儿童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需要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力,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他们提高自身的经济意识和经营管理素质。为了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形成现代民族观念,学好母语,掌握好汉语,这样才能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其次要海纳百川,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其他民族及国外先进文化;最后,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小学阶段遵循巩固提高方针,初中阶段尽快“普九气适当扩大初中和高中的办学规模,调整小学和初中学校布局,根据双语教学的“十六字”方针以乐业县壮语来进行双语教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要提高师资素质,职业技术教育着眼于农业、特色绿色经济作物及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培训。长江后浪推前浪。乐业县壮族儿童一定能够再创人类历史新辉煌!【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432 【目录】:中文摘要9-11英文摘要11-18导言18-23研究缘由18-20研究方法20-21研究问题的范围21探讨问题的参照系21-22论文期望目标22论文思路与框架22-23第一章重归故里23-29第二章生育29-48第一节生命的由来29-40一、生命的传说29-30二、婚后夫妻生活30三、几种生命祈求方式30-40(一)我是父母傲的“花”31(二)路和桥是我和爸妈的通道31-40第二节在外婆家受胎教40-41第三节诞生在自己家里41-44第四节送背带44-48第三章幼年期的社会化48-88第一节初步社会关系的认知48-55一、学会打招呼48-50二、遵守严格的等序关系50-52三、同辈群体的建立52-55第二节初步民族感的认同55-63一、民族语言的习得55-57二、民族宗教的学习与浸染57-63第三节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63-88一、在童谣中成长63-67二、听故事,学故事,讲故事67-73三、谚语的继承与发展73-77四、节日文化的传承77-88第四章学校里的社会化(上)88-125第一节校舍的变迁89-95第二节教师95-111一、一次晨会95-97二、校长家的故事97-100三、课堂实录100-108四、课本风波108-109五、标语109-111第三节学生111-121一、上学路上111-114二、课余生活114-118(一)课余生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