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尚文 黄琼何方.doc
王尚文 黄 琼 何 方 黄琼(下简称“黄”):王先生,您曾在2001年的《语文学习》上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经历了由‘训诲——驯化型’向‘传授——训练型’的巨变,看来今后很可能会向‘对话型’的方向发展。”如您所言,“对话型教学”当前正在向现实转化,“对话”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与课题之一。但也不能不注意到,关于“对话型教学”似乎在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困惑,在实践中也陷入了不少误区。您能否说说您对“对话型教学”的理解。 王尚文(下简称“王”):形势发展之快确实让人喜出望外,但这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成熟的过程,因为“对话型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对话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简单移植。“对话型教学”不是照抄对话理论之“对话”,亦非“训诲——驯化型”或“传授——训练型”教学中之“教学”,对话型教学实质上是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对话的结果,是经由两者对话所产生的新质。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黄:我注意到,对话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人们往往直接称之为“对话教学”,您采用 “对话型教学”的提法有什么用意吗? 王:重要的是实质而不是名称。不过我认为,“对话型教学”的提法更为确切。“对话教学”的提法容易使人产生如同“诗歌教学”“阅读教学”以为只是内容或方法问题这样的误解,或以为“对话教学”就是把教学由老师讲解变成你问我答。 黄:难道“对话型教学”不是“教学就是对话”的意思吗? 王:对话是教学的最理想状态,但是“对话”与“教学”各具特征。对话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指示,不可预设的,其内容其成果都是在对话过程中自主生成,不受对话主体的控制和引导,真正的对话只能由对话本身所推动;反之,教学则总是有目的有预设的,对个体总是具有塑造性和引导性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从理论上讲,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把“教学”完全变为“对话”仅仅是我们的一种理想,它似乎只能存活我们的假设之中。而“对话型教学”并不完全排斥传授,甚至也不完全排斥训诲,但又始终坚持对话的精神。 何方(下简称“何”):那么,您认为“对话型教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 王: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对话型”教学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百分之百地变成对话,而是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其要旨有如下两点:一、读写听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的途径,这一点大家已成共识了吧。“对话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提升而为对话实践;二、“对话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真诚的“友谊”(马丁?布伯)关系、同伴关系。 黄:“把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提升为对话实践”是否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活动”呢? 王:你的这一修改容易产生这样的误会,以读为例,学生作为读者是主体,于是乎学生所读的文本也就自然成为客体,这不对。作为对话的阅读,首先就要承认读者和所读的文本都是主体,学生是对话者,而文本则是另一个对话者。在阅读过程中,两个主体的视界相互交融,读者和文本一起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假设所读的文本是A,学生阅读活动的结果就是A1。A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你不去读它,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它只会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就像我们摆放在桌子上的一件普通物什一样。A1则是A与读者共同建构出来的,读者由于A1的创造进入新的境界,文本也在A1中变成了一个现实的存在,获得了新的意义。这对于传统的训诲型或传授型教学来说确乎是一个深刻的变革。 何:这样看来,阅读既可能是对话,也可能不是对话,“对话型教学”应该实现阅读的对话性。而这种对话性的实现,对于学生而言,我以为就是在阅读中,他作为读者的角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动机和态度方面,读者全身心的转向文本,倾听、诉说,诉说、倾听……。对于文本,他不是抱着单纯的接受态度,也不是抱着功利的为我所用的态度;他不是消极被动的阅读,而是怀有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美好感觉。他尊重文本,积极向文本敞开自己,热情、谦逊而又自信;二、文本的意义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之中,他向文本走去,文本向他走来,两者相互都找到了知音。 王:对,真诚的向对方敞开,是对话的基本条件。我们读鲁迅,并不是跪倒在鲁迅的面前接受他的谆谆教导,“终日不违如愚”,不对!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固守自己的洞穴,惟我独尊,刚愎自用。作为对话的阅读,是读者在文本中发现了“我”的阅读,也是文本发现了“你”的阅读。《哈姆雷特》的文本只有一个,正如贝多芬的《命运》的乐谱只有一个,不同的读者在同一个《哈姆雷特》中发现了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的演奏家也能从同一个《命运》中演奏出各自独特的“命运”。 黄: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对话型”的阅读教学首先就是培养学生以对话的态度去阅读? 王:对。我们所说的对话的态度首先就是倾听,这是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部分试题.pdf VIP
-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doc VIP
- 石油环保培训课件.pptx VIP
- 公司财务审计报告范文(通用9篇).pdf VIP
- GBT 9792-2003.pdf
- Q_SY 1774.1-2015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现场测试.docx VIP
- 石油行业环保培训课件.pptx VIP
- 石油环保培训课件.pptx VIP
- 防错法考试题及答案.doc
- 鸟粪石结晶法处理猪场污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TRUVITE CRYSTALLIAZATION FOR SWINE WASTEWATER TREATMENT.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