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夫说文献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欣夫说文献学》?摘录(一) (2007-09-16 21:12:02) 2000年上古版 2000年12月第1版,2000年12月第1次印刷。 印数:1-6000。 定价15.40元。 缘起: ??? 大三时,在宁波大学锦绣活动中心二楼席殊书屋购得此书。当初心醉于文字训诂音韵之学,又与国学论坛书虫先生相交,言谈甚欢,闻其言曰文献学乃国学之基础,中国学术之门径也。故见而购之,匆匆览过,未及细读。后因准备考研,遂束之高阁,由来数年有余矣。今重翻书箧,觅得是书,感慨良久:初有志于学问之道,广收书籍,以备研读,然恒心不足,中道而废,回乡工作,营生谋利。数年以来,谋利之道无成,仅能糊口,学问之志日堕,碌碌无为。幸得吾乡先贤马先生之典籍,如服一剂灵药,百病除却,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自思不可以此有用之躯而为无益之事,当奋发进取,猛著精彩,不可自己诿卸,妄自菲薄。特拈出此书,用力攻读,望能籍此以初窥文献学之门径,进而为今后研读古籍有所裨益。 ? ?? 本书原名《文献学讲义》,是王欣夫讲授“文献学”课程时所用的讲稿。全书从目录、版本、校勘三个方面,综合地对文献学的流变概况作了论述。尤其是书中注意到新出土的各种资料,注意到日本等海外所存的中国文献在文献学研究中的作用,注意到现代学者如鲁迅、郭沫若、马叙伦、杨树达、闻一多、陈垣等在校勘学方面的成果,在当时同类的著作中独具慧眼。此书1982年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1992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了新版本,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行,纳入“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系列丛书。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一次刊印此书,纳入“世纪文库”丛书。 1992年台湾商务版 2005年上古版 ?作者简介:(参照王欣夫弟子徐鹏教授所序《前言》删改而成) ???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市),后其祖父移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遂为吴县人。王欣夫生于书香之家,先祖以经商致富,到他曾祖父,已经边经商,边学文,亦儒亦商,并撰有《资敬堂家训》二卷。他父亲王祖询则走上从政的道路,家中藏书已有数千卷。其中有宋本《陶渊明集》、小字本《通鉴纪事本末》、余仁仲本《周礼郑注》等宋元刻本三十余卷。《四部丛刊》所收明弘治本《陈伯玉集》,亦为王氏“二十八宿研斋”中故物。正因为有这样丰富藏书的家庭环境,王欣夫从小便养成了对古籍文物的浓厚的兴趣,平素以搜集资料、校勘古籍为乐。他年轻时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按:金为《孽海花》最初的构想者,写了六回后,于1904年移交曾朴,曾朴边修边改,遂成此书。)学习国学,后又到金的老师吴县曹元弼处学习经学。曹为前清翰林院编修,为专精三礼的经学大师(按:浙大资深教授、著名礼学专家沈文倬教授亦是其弟子),王欣夫因从其受学,故对三礼亦有专门研究。学业有成,应苏州女师聘请,在该校任教。后又应上海圣约翰大学之聘,任国文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革中受到批判,1966年因肺炎去世。现刊行的著作有《黄荛圃先生年谱补》、《补三国兵志》、《藏书纪事诗补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景刊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考证》、《管子校释》、《学礼斋随笔》、《学礼斋文存》、《学礼斋杂著》、《松崖读书记》、《文献学讲义》、《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等十余种,其中以《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最能代表其在文献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按:蛾术轩,为王欣夫书斋名。“蛾术”二字,语出《礼记学记》:“记曰:蛾子时术之。”蛾,音蚁,蚂蚁也。术,习也。蚂蚁时时学习衔土,久而成垤。比喻时时学习,终有所成之意。清王鸣盛亦以此为名,撰有《蛾术编》。此书四年前我曾在绍兴新华书店见过,16开本,精装,上下二册,甚厚,198元。那时囊中羞涩,无法购买,后筹得银子,再去购买,已不见踪影,可能因滞销而退货了。现如今网络发达,网上书店比比皆是,到处可购得此书,且又有折扣优惠,也便不急于购买,但也入了预购书目之列。) 《书录》著录图书约一千种,各书均有“提要”,对书的传授源流、版本异同、内容得失以及作者、批校者、抄写者、收藏者等生平行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索。其中收录稿本一百多种,多为清代学者著作。其中如王舟瑶据宋刻残本、刘燕庭集宋百衲本、元中统本、明王延喆翻宋本等十六种版本校勘而成的《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一百三十卷,约二百万字,因卷帙浩繁,未有刻本,仅有此手稿流传。《书录》著录数量最多的是抄本,共四百余种,约占全书之半,其中很多抄本系作者手稿抄录,有些底本流传极为稀少,且有不少据抄底本已在流传中散佚,仅靠抄本流传,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如嘉业堂抄稿本《四库全书提要稿》为翁方纲所撰《提要》底稿,与目前通行的经纪昀修改润饰的《提要》内容颇有出入,保存了翁撰《提要》原貌。王欣夫在藏书中最有价值的当推经过名家手校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