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邮箱:fhm12332@sohu.com.doc
电子邮箱:fhm12332@
手机:通讯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兄耶?弟耶?
——人教版历史教材硬伤举一
兼谈历史教学之求真求实
安徽霍邱一中 范鸿鸣
关键词:李贽 耿定理 耿定向 《红安县制》
内容提要:人教版历史必修3介绍了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贽的一段轶事,但对与李贽相恶的耿定向是李贽朋友的弟弟一说当属错误。本文试略加证明之,并由此深明求真求实之可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目“李贽的离经叛道”P17“学思之窗”栏内有这样一段记述:
有一次,李贽寄住在朋友家,朋友的弟弟是位大官,李贽给他写过一封长达万字的信。信中尖刻地讥讽说:学问不论官的大小,不会因为官做得大,学问就一定高,要不然古代的孔孟就不敢开口了。还说耿定向与普通人一样,买田置地,读书考功名,做官求职,谋福于子孙,种种日常生活,都是为自己打算,没有一丝一毫是为别人考虑的。然而自己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家,忽而怜悯东家没饭吃,忽而想到西家没衣穿,等等。李贽揭露他言行不一,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还不如市镇田野的普通人。[1]
这段文字记述了李贽寄住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朋友家的一段轶事,通过和耿定向的冲突这一情节,显示出李贽孤傲、正直、不畏权贵、不肯流俗的性格。李贽的朋友名叫耿定理,和李贽交恶的是耿定向。按上述专栏介绍,耿定理应是耿定向的哥哥。
可是我于百度查阅李贽生平时却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李贽弃官后于万历九年(1581)春,应湖北黄安(今红安)耿定理之邀,携妻子女儿到耿家乡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住耿定理家中充当门客兼教师,但和耿定理做大官的的哥哥耿定向意见冲突。耿定向在李贽看来是乡愿、是假道学的代表人物。万历十二年耿定理死去以后,自然与耿定向不能相容,不可能再在黄安耿家住下去了。……”[2]
维基百科中关于李贽生平亦有如下记述:“万历九年(1581年),春,应湖北黄安耿定理之邀,携妻子女儿到耿家乡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住耿定理家中充当门客而兼教师,但和耿定理做大官的的哥哥耿定向意见冲突。定理死后,迁居麻城,住维摩庵,过着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后迁至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读书著述近二十年。”[3]
两段文字均较详细地介绍了李贽寄住在湖北黄安的这段经历,明白无误地说明:李贽应湖北黄安耿定理之邀,前往其家充当门客兼教师。两段文字还表明:那个做大官、和李贽不合的耿定向是耿定理的哥哥!而按教材之说,耿定向是耿定理的弟弟。
到底耿定向是耿定理的哥哥,还是耿定理的弟弟呢?
本着“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4]这一原则,我查阅了相关书籍(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等),但均不见有关于李贽这段生平的较详细说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里有如下记载:“……在1580年姚安府任满以后他决定退休。……迁到湖广黄安,寄居在耿氏兄弟家里。可是李贽后来又和耿定向闹翻,又决意搬到附近麻城的佛堂中去居住,……”[5]
黄著也明确说和李贽闹翻的是耿定向,但未说明耿氏兄弟之排行。
《明史》里没有专门为“异端”李贽立传,足见正史之取向。但于耿定向传下附有其载:
(耿定向)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属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6]
此处明确介绍了耿定向与李贽的关系。看来他和耿定向关系转恶并互相攻击应属不争之事实。但《明史》对耿氏兄弟之年序亦未有交待。
用百度搜索查耿定向:
耿定向 [明](约1524-1597)明代官员、学者。字在伦。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初授行人,继而任御史。曾弹劾吏部尚书吴鹏之婿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偏私等六大罪,因严嵩袒护而无结果。嘉靖四十—年,竭力主张建置黄安县。出按甘肃期间,推荐人才与弹劾酷吏、均不徇私情。不久调南京,督理学政;设崇正书院。隆庆初,提升为大理右寺丞。后高拱擅权,因他曾讥讽高拱,被贬为横州判官。高拱罢官后,迁衡州推官。万历年间,升为右副都御史。后任户部尚书,督仓场。辞官后居天台山,与弟定理、定力设书院,研究学问,讲学授徒,学者称之为天台先生。著有《冰玉堂语录》、《天台文集》二十卷及《硕辅宝鉴要览》,《四库总目》等,行于世。[7]
耿定向曾官至户部尚书,属于高官之列。其中有“辞官后居天台山,与弟定理、定力设书院,研究学问,讲学授徒,学者称之为天台先生[8]
由以上记述可见:其一,耿氏家族本籍在河南,后迁居于湖北麻城一带。历史本无黄安县,耿定向是黄安(今红安县)立县的功臣;其二,耿氏兄弟中,耿定向排行老大,其官阶最高。耿定理是老二,耿定力是老小(季弟);其三,三兄弟皆崇尚理学,耿定理与李贽交好。
《黄安县制》当属第一手史料。作为明代黄安建县的功臣和名人,《黄安县志》关于耿氏家族所载毫无疑问最具说服力,耿定向是耿家老大、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