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 问题引领 高效课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导航 问题引领 高效课堂.doc

目标导航 问题引领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高中历史课堂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打破了原来教师一言堂的惯例。笔者在课改中也在不断思考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即目标导航,问题引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获比较明显。 【关键词】 学习目标 问题引领 学生参与 高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下,“情境创设”的课堂模式被不断推崇,在各级各类公开中,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教师,课堂设计的非常新颖,材料也较新,学生参与也比较到位,但在课堂上没有把学习目标清楚的告诉学生,整节课上学生都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到最后也很少有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归纳和及时练习,所以很多学生一节课下来掌握的知识是非常零散,也不知道哪些是重点,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一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教师也不知道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如何,所以课堂效率明显不高。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上的任何环节都应以学生为主,因此在上课之前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一堂课解决的问题。2009年3月13日《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版面有这样一段编者按:“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订得是否精当,关系到这节课的实效,也就是学生是否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紧扣学科指导意见,要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学习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清楚。 2、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1952年,34岁的美国女游泳爱好者费罗伦丝#8226;查德威克,立志要创横渡大西洋的纪录,在一个叫卡达林纳岛上向33#8226;8公里外的加利福尼亚海岸游去,由于当天的雾很大,在距离终点还有800米时,因为看不到目标,她再也坚持不住了,感到手脚都僵硬了,便对护卫船呼救,决定放弃了,她的母亲在船上反复鼓励她,仍无济于事,她带着仅仅800米的遗憾结束了航程,之后她后悔不己。两个月后,她又登航程,吸取前次教训,相信目标就在前面,这次她成功了。为什么能在人没变,距离没变的情况下,一次成功,一次失败呢?就是失败时是失去了目标,而成功时是找到了目标。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何时?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哪些基本矛盾? 第一个问题我课件一打出学生就集体把答案说出来了,可见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清楚的。同时也说明学生对上公开课时比较激动的。但为了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我特要求学生不要一起回答问题,等问题出来后先思考然后举手示意回答。 2、在明代之前的封建历史进程中,统治者是怎样逐步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 第二个问题举手的同学不多(高中生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我叫了一个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同学回答,他回答的非常正确,因为这个问题在前一堂课我就归纳过,学生的正确回答说明学生的对之前学习目标掌握的比较好。然后我就马上提出问题“明朝之后的皇帝又是如何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呢”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很自然的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及时播放出本课的课题: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二步公布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评价。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做到目标在心中,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第三步解决学习目标,采用的就是问题引导的方法。 有关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我选用了以下文本材料,设置了以下问题: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阅读材料结合书本回答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中比较明显的显示了朱元璋废除丞相直接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同时又启发了学生做材料题的方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同时进行适当概括。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正确得出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皇权。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所带来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看教材17页(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件)学生也还是概括出来是导致皇帝政务繁忙。紧接着教师就顺理成章的提出“皇帝这么忙怎么办呢”继续要求学生看书本17页寻找答案:学生马上找到了朱棣设立内阁制,也就自然而然得出内阁的职能和内

文档评论(0)

shengy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