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贫困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与贫困问题.ppt

专题五 经济全球化与贫困问题 讨论: 世界上贫困人口多吗? 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是否惠及每个国家、每个人?为什么? 本专题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贫困问题现状 贫困化理论 各国反贫困的实践 直面贫困 顾秀莲 中国消除贫困成就巨大任务艰巨.doc “十一五”规划将惠及百姓 亲民色彩跃然眼前.htm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节选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贫困问题现状 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规模 按世界银行采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每人每天生活费在1美元以下者为贫困人口。 则全球贫困人口: 1987年:12.3亿 1993年:13.2亿 2000年:13亿 现在:8亿人在挨饿 二、地区分布 集中于低收入国家和经济增长缓慢的中等收入国家。 贫困人口亚洲最多:占全球贫困人口的62.6%。 其次:非洲 第三: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三、贫困特征 (一)人均收入水平低 (二)收入分配不均现象严重,基尼系数高 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为绝对平均 处在0.2-0.3之间的为比较平均 0.3-0.4为比较合理 0.4-0.5差距较大 0.5以上为差距悬殊 并将0.4定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界线 (三)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高 1995年: 发达国家:不到20% 中国:城镇居民——49.9%,农村——58.6% 孟加拉、越南、老挝、印度:55%~65% (四)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差 (五)卫生条件差、健康状况不能保证 预期寿命: 高收入国家平均:77岁 低收入国家平均:63岁, 其中塞拉利昂:37岁 (六)自然生存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设施差 大多数在山区、半山区、荒漠和沙漠地区 (七)贫困人口有明显的结构特征 人均收入最低的家庭往往是人口众多的家庭。 四、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NP: 1980年:1:12.5 1993 年:1:21.9 思考:为什么? 首先,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动的;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西方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 其次,全球化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差距——数字鸿沟。 再次,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和投资中没有获得很多收益。 最后,弱小国家没有能力抵御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冲击,货币政策成了牺牲品。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 边缘化、赤贫化威胁的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一些南亚国家 (三)使国内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和激烈的竞争会造成两极分化 第二节 西方贫困化理论 一、自由学派的贫困化理论 1、纳克斯:一国穷是因为它穷——唯资本论:资本匮乏是产生“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原因。 2、舒尔茨:人力资本概念。 提倡发展教育 央视《中国经验》重庆篇:棒棒军的出路_新闻中心_新浪网.htm 《中国经验》贵州篇:小额贷款助农民早日脱贫1_新闻中心_新浪网.htm 《中国经验》贵州篇:小额贷款助农民早日脱贫2_新闻中心_新浪网.htm 3、缪尔达尔: 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低? 社会水平低,健康差、教育低下? 劳动素质低、就业困难? 生产率难以提高? 产出增长停滞或下降? 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贫困 因此,低收入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收入分配不公平? 提高穷人消费水平的平等制度改革,实现权力关系、土地关系和教育关系的改革,从而提高人们的生产力是迅速发展的条件。 二、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率低下? 工业化是吸收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三、激进派贫困化理论 普雷维什,阿明、桑托斯、伊曼纽尔、弗兰克等 理论核心: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是“中心”(发达国家)对“外围”(发展中国家)统治、剥削和掠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发达国家的富裕,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 “中心-外围”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 第一,技术进步成果分享上不平等。 中心垄断着技术进步,阻止外围的工业化,强制“外围”根据它的需要,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在外围国家,技术进步的渗透和推广总是太慢,以致不能吸收全部劳动力进入生产,从而,技术进步及其成果集中在面向出口的经济活动中。 第二,贸易比价上的不合理。中心凭借技术和经济上的垄断地位,不断地抬高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实行不平等交换。 第三,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中心”把过时的机器设备转移到“外围”,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等形式向“外围”输出资本和技术,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吸收廉价劳动力,从利用技术进步和贸易比价不合理中,“中心”不仅独占了自己技术进步的利益,而且还大量地吮吸着“外围”的收入。 第三节 各国反贫困的实践 一、韩国的反贫困实践 韩国:人均G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