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粤教版必修2).ppt

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粤教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第四单元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粤教版必修2)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之泪,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以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去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于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歌。 [美文评点] 作者借大量的庄子寓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裰合成文,显得富有文采和大气。文中一些句子,如“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歌”,语句灵活,富有弹性,是作者创造性的运用。 “劝酒” * * * * 二、阅读第5~7段,回答问题。 2.下列对第5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 “大椿”、“彭祖”,鹏与斥 的对比表述了世间存在小大之辩的 观点。 B.这段文字,用“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 “大椿”、“彭祖”对比,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C.强调“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不同,是强调人的智慧与寿命都有不同。 D.作者举出彭祖的例子,意在说明只有心无所依,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并能得到长寿。 解析:B项, “说明”应为“论证”,且没说明“小知不如大知”的观点;C项,强调人在认识上的不同,有所凭借就不是逍遥游;D项,强调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道理。 答案:A 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说明宋荣子、列子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子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恃而游于无穷。 解析:结合文意理解。 答案:D 4.第7段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的理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与“无功”、“无名”对比。 B.宋荣子、列子与“无己”对比。 C.前四种人、宋荣子、列子与“至人”、“神人”、“圣人”对比。 D.前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 . 解析:作者按前四种人、宋荣子、列子依次写来,虽然他们依次越来越“自由”,但都依然“有所待”,到了“至人”、“神人”、“圣人”方达到“绝对自由”。所以,写前四种人,宋荣子、列子的目的是与“至人”、“神人”、“圣人”作对比。 答案:D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写鲲鹏之大,第2段写鲲鹏与世间生物都是凭借外力活动的,第3段写强大的外力的作用,第4段说明“小知不及大知”。 B.前4段用了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阐明了大凡事物的活动都“有所待”的原理。 C.课文第7段用了类比法、举例法、对比法,层层深入,论证了只有“无所待”才能成为“至人”的观点。 .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