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
降排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拟建管线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兴民村境内该管线分为两段,Ⅰ段西起12#井泵房,沿途经过16#井,东至18#井,总长约4220m,支线由26#孔拐向西北至17#井,长约370m;Ⅱ段北起15#井,沿途经过19#井拐弯,东至21#井,总长3005m,支线由16#孔拐向东北至20#井,长145m。其中由 我施工队承建的工程范围为:西起12#井,东至16#井,管材采用DN800球墨铸铁管,设计管顶埋深1.50-2.50m左右。本施工段沿途场地多为沼泽地,地表有积水,土质松软,并有小型人工湖、较深洼地地表积水水域,拟建管线穿越水利渠道、行车道路等,施工现场情况较为复杂。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我方就降排水方案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法:
1.无明显地下水及地表水积水较少地区拟建管线采用明挖浅埋;
2. 穿越水渠及车行路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管顶管施工工艺;
3.穿越人工湖及较深水域地区采用施工场地围堰排水;
4.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深或地表水积水较多的地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及明沟排水。
二、地质情况:
1.地形
拟建管线相对较为平坦部分地段有沙丘,施工区最高处绝对标高1095.92m,最低处绝对标高1094.25m,相对高差1.67m
2.工程地质分层
Ⅰ段(01#孔—14#孔):
①表土(Q4ml):该层在03#-(08-1)#孔、12#-14#孔一带分布。层顶标高1094.48-1095.92m,层底埋深0.60-0.80m(标高1093.83-1095.22m),层厚0.60-0.80m,平均层厚0.67m。风成砂为主,含有植物根系。
①1杂填土(Q4ml):该层在Y69#孔一带分布。层顶标高1095.38m,层底埋深1.70m(标高1093.68m),层厚1.70m。风成砂为主,含有灰渣、砖块及植物根系。
①2素填土(Q4ml):该层在01#-02#、09#-11#孔一带分布。层顶标高1094.88-1097.85m,层底埋深0.60-3.60m(标高1093.45-1094.85m),层厚0.60-3.60 m(10#孔一带较厚)。细砂为主,含有植物根系。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次,最大7击,最小6击,平均6.7击,计算采用6击。
②粉质粘土(Q4lal):分布连续。层顶埋深0.60-3.60m(标高1093.45-1095.22m),层底埋深2.00-7.40m(标高1086.18-1091.45m),层厚1.20-5.20m,平均层厚3.49m。灰褐、灰黄色,稍湿-湿,可塑-硬塑,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据室内原状土样分析,该层压缩系数0.28-0.35Mpa-1,属于中压缩性土。该层中夹有粉土及细砂透镜体。
原状土试验指标统计表
统计项目 含水量
W0% 容重 土粒比重
ps 液限
WL
(%) 塑限
Wp
(%) 塑性
指数
Ip 液性指数IL 天然孔隙比
e0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度) 压缩系数
av 压缩模量Es
(Mpa) 重度
KN/m3 干
KN/m3 样本数n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最大值 24.0 20.8 17.22 2.71 31.2 18.3 15.2 0.53 0.655 23.3 22.5 0.35 5.6 最小值 20.8 20.3 16.37 2.71 29.8 15.3 12.3 0.38 0.574 20.5 19.8 0.28 4.7 平均值 23.1 20.5 16.61 2.71 30.7 16.8 13.9 0.46 0.632 21.9 21.0 0.32 5.15 ②1粉土(Q4lal):在02#、06#孔一带见到,层厚1.10m。灰褐、灰黄色,湿,稍密,切面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及韧性低。据室内扰动土样分析,该层含水量24.2-25.2%,液限26.6-27.0%,塑限17.3-17.7%,塑性指数9.3,液性指数0.70-0.85,粘粒含量7.8-13.5%。
②2细砂(Q4lal):该层在02#、04#-07#、(08-1)#-11#、14#孔一带分布,层厚0.90-1.30m,平均层厚1.08m。灰褐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成分以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为主。
该土层取易溶盐样3个,分别为04#-05#、11#孔,取样深度1.15-1.45m,其中, 04#土样的含盐量为0.352%,为含盐量大于0.3%的盐渍岩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均属于亚硫酸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属弱盐渍土。
③细(粉)砂(Q4lal):分布连续。层顶埋深2.00-7.40m(标高1086.18-1091.45m),层底勘探深度以内为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3.45m。灰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