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绍兴县工业发展.doc
绍兴县工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
引 言 1
一、“十二五”工业发展的发展背景 2
(一)主要成就 2
1、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
2、结构调整呈现新进展 4
3、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6
4、产业集聚达到新水平 7
(二)存在问题 8
1、资源配置失衡带来结构性问题 8
2、三低一高现象构成的发展问题 9
3、要素资源约束产生的制约问题 10
4、体制创新不足引起的动力问题 10
(三)机遇与挑战 11
1、重要机遇 11
2、主要挑战 12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发展定位 15
(三)发展战略 16
(四)发展目标 18
三、“十二五”工业发展的重点产业 21
(一)重抓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21
(二)壮大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23
(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5
四、“十二五”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27
(一)北部工业区 27
(二)临杭发展带 28
(三)临城发展带 28
(五)临绍发展带 29
五、“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31
(一)着力做强两大平台,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31
(二)重点突出两大途径,不断提升项目质量 32
(三)大力推动三大举措,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33
(四)贯彻实施五大工程,不断提升企业素质 34
(五)开创完善两大服务,不断提升配套支持 35
(六)致力建设三大中心,不断提升国际影响 37
六、“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9
(一)加强组织领导 39
(二)保证发展要素 40
(三)完善政策措施 41
(四)强化监督考核 41
附:《绍兴县“十二五”重大工业项目规划表》 43
引 言
工业一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十二五”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绍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围绕“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的工作主题,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编制《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
图1 2005—2010年财政收入和工业税收贡献增加情况
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我县现阶段工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全县工业正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十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160.56亿元,“十一五”期末达到2441.37亿元。虽然2008年以来遭受到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低迷,但全县积极应对,政企协作,有效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工业总产值的持续增长。
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积极倡导亩产论英雄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开展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数分276.93分
图3 绍兴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得分情况
2、结构调整呈现新进展
新兴产业起飞。在招商选资和产业政策的大力培育下,我县装备制造、汽车汽配、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新兴(优势)产业得到有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从“十五”期末的27.7%提高到了“十一五”期末的36.0%,同时,规模以上非纺工业与纺织工业产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28.7 : 71.3调整到了2010年的37.0 : 63.0。工业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纺织与非纺类投资占比由200年的61.8 38.2调整为47.7 : 52.3。
图4 规模以上非纺工业与纺织业产值的比例
纺织产业体系完善。“十一五”时期,作为主导产业的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形成了包含PTA、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
图5 “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
3、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科技投入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时期,随着企业研发力度加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初步形成,全县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效益突出。2010年全县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达32.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91.51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4.2%。截止“十一五”末,全县已累计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国家级10家;拥有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只,中国名牌产品14只,专利授权数3636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只、国家标准93只和行业标准80只,在全省发达县市处于领先。
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企业为主,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包含科创中心、纺织创新平台、科技合作平台等在内的创新平台建设,助推全县工业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目前,全县已拥有1家国家级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6家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