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
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2年10月10日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赵晓坤 杨镇
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珍爱生命、提高生命价值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出生命教育缺失,否定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等与生命教育含义相背离的现象。生命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加强生命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提高大学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31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6.5%,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问题频频困扰大学生。目前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屡不断,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也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并帮助大学生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学生珍惜自身生命,同时尊重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包括多个层面:一是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知,接纳和肯定他人生命,重视、珍惜一切生命;二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三是提升自我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生,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通过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健全的生命观,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维护生命权利、提升生命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消极对待生活经过高考的“独木桥”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放松下来,认为学习不再重要,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听就听、想睡就睡、想逃就逃,抱着应付的态度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用上网、玩耍、谈恋爱等方式来消磨时光,到考试的时候却临时抱佛脚。另一部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兼职、社团等活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颓废、空虚无聊的现象,“郁闷”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流行病”和口头禅。大学生消极颓废、虚度光阴是对生命的轻视与亵渎;当大学生没有精神归宿和信仰时,就可能忽视甚至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否定自我生命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在“上海市预防自杀研讨会”上公布了对杨浦区30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2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6.5%的大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2001年至2005年,全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
随着我国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生活、恋爱、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压力,一些大学生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最终选择了自杀来解决这些压力,对自我生命的否定也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缺失。
(三)漠视他人生命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黑熊。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因琐碎小事与同学结怨,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经过周密计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2005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张亮因心烦气躁将压力发泄在30多只小猫身上。2005年,北京大学安然为追求一名女生与同学崔培昭产生矛盾,最终追砍崔培昭数十刀后致其死亡。2007年,云南大学张超及其男友谢宏劫取木洪章钱财后,将被害人尸解。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将女服务员张妙撞倒后,将正在记车牌号的张妙扎8刀杀害后驾车逃逸。
这些极端事件都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导致了他们对生命、生活的错误态度,意识不到自我生命存在与他人生命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剥夺他人的生命,最终也毁灭了自己的生命。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缓慢,甚至缺失,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更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与个人的成长最为密切,因而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