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emcal
l|、ealthⅨgest
,外健囊文摘∞10予2月第7卷第8期worId
处。两组病人经局部换药后伤口均愈合。局部腮腺积液者各l例, 菌难以进入。从而使创面达到良好的愈合,避免腺瘘的形成。
经抽吸后局部加压包扎后消失。在手术切口处原位建立引流的形 3.3而通过本文对40例病人术后随机采用不同的引流部位
成腮腺瘘l例。未手术,使用交叉十字绷带加压后治愈,两组病 的对比分析,发现腮腺术后在原手术切口部位建立引流与另戳创
人的伤口愈合,腺瘘的形成方面无明显的差异。 引流对伤口的愈合、腙瘘的形成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本质是一
3讨论 样的。由于腮腺术后在原手术切口最低位引流符合低位自然引流
3.1 腮腺手术是口腔颔面外科十分常见的手术。在行肿瘤 的原则,能保持引流通畅不积液,加上手术本身是一个无菌的手
及腮腺浅叶或区域性切除术后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创面,加之腮腺 术,缝合后完全封闭,造成感染的几率很低。查阅文献腮腺术后
本身是分泌唾液的器官,残存的腺体会继续分泌大量的液体,造 严重感染的报道未见。而对于采用负压引流的病人,通过缝合时
成局部的积液。因此,腮腺术后放置引流是必须的。否则会造成 严密的分层缝合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封闭作用,不影响负压装置
积液的感染,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也会形成腺瘘。 的使用。两组病人出现伤口愈合欠佳的部位均在乳突的部位,考
3.2以往我们在腮腺手术后,通常放置橡皮条或半管引流, 虑其是皮瓣的最远端的部位血供较差,以及在皮肤切开时囚其恰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负压装置,很多地方采用了负压引流, 好位于转折处,切得较薄,同时还有缝合的缘故所致。与引流口
并且不再使用加压包扎。但无论采用何种引流,毫无例外的是放 无关系。因此,腮腺术后完全不必另戳创引流。徒增加病人的痛
置引流的部位都不是在原手术切口部位,而是另行戳创以避开原 苦及瘢痕,影响美观。
手术部位。其可能是考虑引流口处是与外界相通的,易造成细菌
参考文献
的入侵而致伤口感染。另开一个部位建立引流,由于与原切【J不
在一处,即使引流口处有轻微的感染或愈合欠佳也不会波及原切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09.
口造成更大的后果。同时,对于采用负压引流的病人,更易达剑 【2】李爽,张海钟,等.负压引流方式的改进与腮腺手术后美
好的封闭效果,使术后的创面贴得更密合,更不易造成积液,细 容效果.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56-1457.
硫酸镁加湿润烧伤膏治疗葡萄糖酸钙静注外渗的效果观察
彭柳兰(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湖南永州425800)
【中图分类号lR2-031【文献标识码】A
【摘要】50%硫酸镁冷湿敷加湿润烧伤膏外擦治疗葡萄糖酸钙静注外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50%硫酸镁热湿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酸镁湿润烧伤膏 葡萄糖酸钙外渗治疗
我院采用50%硫酸镁冷湿敷加湿润烧伤膏外擦治疗葡萄糖酸 在24小时内完全消退,局部无压痛,血管弹性好。有效:局部敷
钙静注外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F。 药后肿胀在24d,时内完全消退,局部有轻压痛,血管弹性较输液
1资料和方法 前差。无效:局部敷药后24小时仍肿胀,3天后才完全消退,局
1.1临床资料 部有明显压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
2007年6月-2009年5月我院静注葡萄糖酸钙外渗共发生701.4统计学方法
例,外渗均发生在l小时内。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
x
对照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其中发2检验,以以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生在手背的15例,前臂18例,足背2例,外渗面积(17.30+11.2结果
12)cm2。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3-74岁,其中发生在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肝癌教学演示课件.pptx VIP
- 4.《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2〕93号).pdf VIP
- 2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数据结构一览表.xls VIP
- 课件:第一章 导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pdf VIP
- 地产返租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CJJT 281-2018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doc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设备点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 VIP
-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pdf VIP
- 《生态环境:保护》课件.ppt VIP
- Simcenter 3D电子行业推广策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