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隐私(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思考问题: ①如果你是郭力,写给朋友的私人信件在网上被公开,你的心情如何? (私人的信件遭受泄露,私人的情感公布于众。郭力的愤怒可以想象,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看问题找答案 (1)个人隐私的含义; 尊重他人隐私的原因? (2)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尊重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具体内容: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4)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权? (尊重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根据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可知下面材料中哪些行为属侵犯个人隐私权,哪些不属于?为什么? (1)2004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 (3)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这是他个人隐私权,警方不该这么做。 4)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2004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小结: 材料(1)属于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因为那是未经过冯小刚允许就被登出。 材料(2)、(3)不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公民举报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不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并且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谓的个人隐私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 材料(4)不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因为布什夫妇是公众人物,他们的某些生活已经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受隐私权的保护,而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有利于公众对其行为进行监督。 八年级学生小娟参加夏令营后,收到的信件比以前多了起来。妈妈为了了解她的思想动态,不止一次拆阅她的信件,为此小娟很苦恼。 1)小娟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父母应以什么方式来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最合适? (3)我们作为子女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处理?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 作业本19页第6题 (1)不正确。隐私应该是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个人私事。小军拿同学的手表侵犯了同学的利益,不属于他的个人隐私。 (2)小敏应该把这件事及时告诉小军的父母或老师,做小军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改正错误。 你觉得小琳可以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小雪吗?为什么? 我可以告诉你秘密吗? 故事一: 小琳最近觉得很烦躁,她觉得被自己的很多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很想告诉另一个同学小雪。 1、学会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1)不到处宣扬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 2)学会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3)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法制现场 李某是辽宁某律师事务所律师,2007年他代理了一起离婚案件。李律师自认为代理词写得非常精彩,于2009年11月将代理词发到了律师网上,将当事人王某夫妻的隐私情况全部披露,并保留了王某的真实姓名。 ????李律师没想到,王某离婚的细节就偏让王某的现任女友和单位同事看到了。可想而知,女朋友闹,单位同事笑,王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王某与律师李某协商无效后将李某告上了法庭。 ? 法院判决李律师将上网的王某离婚代理词完全删除,并给付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1、与侵权人协商; 2、请求司法保护,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3、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如何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呢? 小琳终于把秘密告诉了小雪,并叮嘱小雪保密,可是小雪知道了小琳的很多秘密后,却说:我心中藏不住秘密,很想告诉我的另一个好朋友……小雪最终还是把小琳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小冰,小冰又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小丁,于是…… 故事二: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 (1)你如何评价小雪的行为? (2)假如你是小琳,你有哪些感受? (3)你认为小琳应该怎样做? (4)你认为小雪应该怎样做? ——否则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2、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未经同意 1)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2)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 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 6.3 保护个人隐私 第一课时 私人邮件网上“晾晒”30多天 2009年8月中旬,郭力接到了朋友电话:“在网上能搜到你的家庭电话和其他个人信息!”郭力随即在百度搜索结果找到了2009年7月19日他发送给朋友的电子邮件标题的链接,同时邮件的全部内容还被全文公布在“百度快照”上。 导入新课 郭力:怪不得自2009年8月以来,在深夜的时候,总是会接到一些奇怪的电话,或者干脆不说话。我都快成神经质了……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