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模拟的研究.pdfVIP

雹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模拟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雹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的模拟研究+ 徐良韬张义军郑栋刘恒毅王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摘 要 本研究对雹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进行了探讨,从数值模式角度证明,在正常极性起电情况下。 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和气流的输送,也可以形成反极性的电荷结构。本文利用了中尺度起电放电模式.J司 时结合雷达以及地闪和全闪定位资科。正地闪占优和辐射点峰值高度的变化都表明,往降雹阶段风暴呈现 了反极性的电荷结构.撵式成功的模拟出反极性灼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雹暴系统的电衍结构存在明疆的演变,在降雹前和降雹后都是正常的电荷结构分布。而在降雹阶段, 二1:对流单体前进方向右侧形成了反极性∞电荷结构,即在云的上部形成负电茹区,云的中部形成正电简区; 在风暴前部形成了正负电荷医位_丁相同高度的电结构分布。不同粒子的荷电情况表明.在云的中高层.霰 粒子仍然是荷负电,而冰晶和雪晶粒子仍然荷正电,这是一种正常极性的起电。更进~步的分析表明,风 暴中强烈的上升气流及其输送,使得荷负电的霰粒子被带到了很商的高度,在高层形成一个负电衙区,带 正电的冰晶粒子在下沉气流的影响下。被传输到比较低的侥置,在一5℃到一25℃温度区形成了~个正电荷区, 从而在风暴前进右侧形成反极性电荷结构,在风琴前缘,形成正负电倚区在相同高度的电结构分布。 风暴中并未形成适合霰聿夔于在低温卜.荷正电的条件,雹暴中反极性的电荷结构刈。以在正常极性起电条 件F,由于气流输送雁田形成。 关键词:反极性电荷结构,雹暴,wRF.ARW 1 弓I言 人们对雷暴云内电荷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尽管雷暴云内实际的 电荷结构是是呈现多层分布的Il】,但三极性的电荷结构仍然被认为是合理的【’-31,并且足够 来描述云内主要的放电区H1。为了探讨和研究闷题的方便,偶极性或者三极性的简单概念模 型一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一般认为在.10。C到-25℃是负电荷聚集区,在其上下各有一 个正电荷区净】,这就是通常认为的正常三极性电荷结构。 ThunderstormElectrificationand 2000年在美国的STEPS(Severe PrecipitationStudy)实 验中州,基于LMA(LightningMappingArray)以及电场探空等多种观测手段,在大量的个例 研究中发现,强风暴中电荷结构可以呈现出与正常的三极性电荷结构相反的分布,即在本应 当存在正电荷区的高度上(或温度区)聚集了负电荷,而在本应当存在负电荷区的高度上 (或温度区)聚集了正电荷,称之为反极性电苟结构11’引。反极性电荷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最容 易大量发生正地闪的情形坤’‰”I,而研究发现,正地闪大量发生或者占优的情形下,往往伴 随着灾害性的天气…’”j.如冰雹、龙卷等。 MacGorman等pj指出云内反转的电荷结构是由于云内霰粒子荷正电占了主导地位,主 andPeck[”1 要的负电荷区被正电荷区所替代,冰晶粒子荷负电存在于风暴的上部。Saunders 发现在具有很高的霰粒子结淞率的区域,霰粒子将荷正电而不论其所处的温度区。有研究认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硕H 为反极性电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在混合相态区域有足够高的液态水含量,使得霰粒子在低温下 也获得了正电荷114。刚,从而在上升气流的内核区形成一个较宽广的正电荷区m】。然而,强 风暴中特殊的动力条件是否仅通过改变微物理条件进而影响了起电过程,反极性结构的形成 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有研究指出反极性电结构也有可能并不是由于在低温霰粒子主 要荷正电引起的,风暴气流对于荷电粒子的输送也可以影晌电荷结构的分布…l。 本文利用耦合了起电和放电物理过程的WRF-ARW模式,在高分辨率下,对一个中国 华北地区一次具有反极性电荷结构的雹暴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之前的模拟研究较多关注不 同起电机制的差别,本文将结合微物理过程,更多地从动力条件上分析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 的原因。 2个例及模式设置 本研究选取的是2008年6月23口(UTC)华北地区的‘次雹暴过程。此次过程从西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