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三轮复习:必背知识点.doc
高考三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背景(原因、条件)类
(一)古今中外政治文明
1. 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环海而居的独特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2. 五四运动的背景:(1)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军阀政府大肆出卖国家权利。(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二)二战后政治格局演变与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西欧的原因·波罗行纪》的诱导;
(3)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的商路;
(4)历史原因: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
(5)宗教原因:欧洲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6)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相信地圆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
2.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是政治前提;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提供了资金;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手工工场的经验提供了技术;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的繁荣;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5.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2)政府政策的影响。(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5)建国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6.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主要原因:人民生活相对贫困,限制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股票投机活动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3)直接原因(导火线):纽约股市崩溃。
7.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8.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多极化出现的原因:(1)现代科技的推动。(2)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缺乏全球性的贸易、金融协调机制。(3)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4)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
9.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1)科学技术是根本推动力。(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四)古今中外思想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上“士”活跃起来。(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出现了“学在民间”。
2.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阶级基础: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成长,中国共产党诞生。(3)革命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革命实践及总结。
二.内容、措施类
(一)古今中外政治文明
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官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3)地方制度: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2.汉朝: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4.宋代:设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把地方的兵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
5.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6.明朝:中央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地方废行中书省;君主专制加强。
7.清朝: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互相制约,后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变化: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历朝沿用。
9. 雅典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参加公民大会;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