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章 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工程学院 江禹生 E-mail: jys@ Mobile: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 编著 《排队论》自编 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网络》(第4版) Andrew s.Tanenbaum 著 潘爱民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通信网》沈金龙 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李建东 编著 信息网络理论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周炯槃 著 通信网理论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5、盛友招 编著 排队论及其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官建成 编著 随机服务过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程的任务 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理解TCP/IP协议栈和因特网的工作原理 学习排队论和图论基础 学习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 数据传输、数据链路控制技术 传统以太网和高速局域网 以广域网数据交换技术为主线的分组交换原理 网间互连技术、因特网IP地址与域名系统 运输层及高层协议 排队论概论、平衡状态下的生灭系统、爱尔朗排队系统 计算机网络设计概述与解决方案 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信息网络的种类及三网融合 电信网络 (主要的业务是电话,但也有其它业务,如传真、数据等) 有线电视网络(即单向电视节目的传送网络,但现已开始逐渐向双向传输网络改造) 计算机网络 (主要传输数据) 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 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 因特网的意义 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1 分组交换的产生 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 6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提出要研制一种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强的网络。 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正在通信的电路中有一个交换机或有一条链路被炸毁,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 如要改用其它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 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 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 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计算机。 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性。 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 网络的结构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 请注意名词“结点” “结点”的英文名词是 node。 虽然 node 有时也可译为“节点”,但这是指像天线上的驻波的节点,这种节点很像竹竿上的“节”。 在网络中的 node 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节点”。 回顾一下电路交换的特点 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更多的电话机互相连通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10 对电线。 使用交换机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交换”的含义 “交换”(switching)的含义是: 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特征是基于位置。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举例 A 和 B 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 电路交换举例 C 和 D 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通话在 C 到 D 的连接上进行 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分组交换的原理(一)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