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课程标准 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解读:基本能力层次,要求掌握西汉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明内阁、清军机处等内容。能力提升层次,要求明确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及其斗争。 一、汉唐宋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 问题探究:西汉王国问题为何会出现?又是如何解决的? (1)地方割据——“七国之乱” ①原因: a.根本: b.直接: 汉初郡国并行,中央和封国矛盾激化 汉景帝削藩 ②概况(经过):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六国发动叛乱,后被平定。 七国之乱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汉初郡、国并行制 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王国问题的危害 随着汉初的恢复和发展,王国权力日益膨胀,割据一方,中央和地方矛盾开始激化。 王国问题的由来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 贾谊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汉书·贾谊传》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七国之乱 周亚夫 汉景帝命太尉周 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 军,以轻兵断绝叛军 粮道,三个月后平定 “七国之乱”。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主父偃 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实行“推恩令”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强化皇权,使汉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①措施: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 建立“中朝”; 设刺史监察地方。 ②结果: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2、(北)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阅读材料及课本相关内容: 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⑴材料中赵匡胤所述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⑵赵普对赵匡胤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切中要害? ⑶赵匡胤是怎样采纳赵普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的? 答案提示: ⑴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导致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 ⑵切中要害。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找到了唐末以来政权频繁更替和割据分裂局面的主要原因。削弱限制朝臣和地方节度使的行政权力、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⑶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主要将领的兵权和精锐部队收归中央,由皇帝掌握。 2、(北)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原因: (2)目的: ①唐“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②赵匡胤发动兵变夺权建国的经历; ③北宋建立后,全国处于军事割据局面。 ①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②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直接) (根本) (3)措施: ①“兵”——收精兵 (内容: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权”——削实权 (内容: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③“钱”——制钱谷 (内容:地方财赋运往中央。作用: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4)影响(评价): ①进步性: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②局限性: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3、认识: ⑴手段:通过打击诸侯王实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⑵结果:中央处于绝对上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5(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7(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9(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0(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1(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2(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3(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4(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5(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16(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9(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2(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3(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4(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6(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7(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0(岳麓版必修1).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2.1《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1(岳麓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