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课件4.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必修2).pptVIP

2012高一历史课件4.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976年)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建国初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 2、表现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意义: 经过三年,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㈡、“一五计划” (1953——1957) 1、背景: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重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2、目的: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任务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 4、成就: 鞍钢、长春一汽、沈阳等。 5、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造 (1953——1956年) 1、内容 ⑴农业 ⑵手工业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加生产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 2、实质: 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失误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 1、正确的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三面红旗 1、正确的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2)内容 (3)意义: 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确立党的主要任务: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1)、背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经济建设的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总路线: ①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 (2) 大跃进 (3) 人民公社化运动 花生亩产13241斤,小麦亩产3530斤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解说语:老农想,这么大的南瓜怎么吃? 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浮夸风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 ,刮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热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2)大跃进 特点:片面追求高速度.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 危害: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根源:严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根源: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评价与启示)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1959-1961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启示: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国民经济的调整 措施: 成效: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 2、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 3、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 原因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原因 :周恩来的调整 ——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原因 :邓小平的整顿 ——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  效措施全面整顿 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      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 提示:成功: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