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英翰的旗分勇号和卒年.pdf
关于英翰的旗分、勇号和卒年
关于英翰的旗分、勇号和卒年
袁燮铭
[摘要】本文依据史实对清代吏部履历片记载的英翰的旗分作了辨正,并对至今为止《清史稿》等著作关于英翰的勇
号和卒年的不同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一
[关键词]英翰;旗分;勇号;卒年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r7一1873(2008)04—00r77—0r7
[作者简介]袁燮铭,副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200235
英翰,萨尔图氏,字西林,满洲八旗人,曾任安徽巡抚、两广总督、乌鲁木齐都统,是晚清历史上
因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而成名的督抚之一。关于他的事迹,《清史稿·列传》及其他相关的著作
均有记载。但其中,对于他的旗分、勇号及卒年却说法各异。为此,本文拟作一考证。
一英翰究竟是满洲八旗中的哪一旗人?
迄今为止,已经刊行的传记著作一般都称英翰为满洲正红旗人。但也有称之为满洲正黄旗人
的,如2000年出版的《清代新疆军府制职官传略》一书。①而近年台湾出版的《清史稿校注》则在
《列传·英翰》篇中对“满洲正红旗”一说作了如下的注:“案清国史馆英翰传包吏部履历片作‘满洲
正白旗’。”⑦虽然校注者并未对英翰的旗分做出任何定论,但鉴于其引用的材料的权威性,对于英翰
的旗分便不得不重新加以审定了。然而,笔者查阅史料发现,无论是“正黄旗”说还是“正白旗”说,
均不见于其他记载。相反,关于英翰是满洲正红旗人的说法,却在英翰的行状、墓志铭及其友人的
笔记中随处可见。例如,方希孟的《英翰公行状》称:“公姓萨尔图氏,字西林,满洲正红旗人。曾祖
禄保,世袭云骑尉。祖文禄,世袭云骑尉,云南普洱镇总兵。父福隆阿,世袭云骑尉。”西史念祖撰写
的《英果敏公墓志铭》称:“公讳英翰,字西林,姓萨尔图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叶赫。”④董沛、李文
敏所写的《萨尔图果敏公行状》称:“本贯满洲正红旗人,……先代从入京,以忠节膺世秩。”@而与英
翰过从甚密的庐州名士徐子芩(西叔)也在其替英翰亡子撰写的墓志中称:“殇子震儿,满洲正红旗
人,其姓萨尔图,其名震,今抚军西林之爱子也。”@
那么,英翰究竟是满洲八旗中的哪一旗人呢?为此,笔者查阅了乾隆九年编定的《八旗满洲氏
①阿拉腾奥其尔等:《清代新疆军府制职官传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②国史馆:《清史稿校注》卷432,列传212,“英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③方希孟:《英翰公行状》,国家图书馆藏《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第57册,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206页。
④史念祖:《英果敏公墓志铭》,《俞俞斋文稿初集》卷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
社1974年影印本,第13页。
⑤董沛:《萨尔图果敏公行状》,缪荃孙编《续碑传集》卷51,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1l页;李文敏:《萨尔图果敏公行
状》,国家图书馆藏《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第57册。第210页。
⑥徐子芩:《敦艮吉斋文存》卷4,“震儿圹记”。
·77·
《史林》4/2008
族通谱》和嘉庆年间修竣的《钦定八旗通志》。据载,萨尔图系蒙古之一姓,“凡二派,一出扎鲁特
(又作札鲁特——笔者注),一出瑚伦博宜尔”。①其中,以梧德为首的一支后由札鲁特“迁居叶赫”,
成为居住在叶赫的萨尔图氏人。o清建国之初,萨尔图氏人先后归清,被编入八旗。以梧德为首的
一支与分别来自札鲁特和瑚伦博宜尔地方的两支被编人满洲八旗。其中,柘德这一支被编入“正红
旗”,先后从征锦州、大同、四川、福建、云南、昭莫多等地,其子孙多世袭云骑尉、骑都尉等职。而来
自札鲁特和瑚伦博宜尔地方的两支,则分别被编人“镶黄旗”和“正蓝旗”。o笔者认为,《通谱》和
《通志》的这些记载,无疑对确定英翰的旗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为它首先证实了在当初被编
人满洲八旗的萨尔图氏人中,并没有所谓的“正黄旗人”或“正白旗人”,相反,倒是有“正红旗人”的
存在。其次,该资料记述的被编人满洲正红旗的萨尔图氏人在归顺前居于叶赫的史实,以及其子孙
多世袭云骑尉、骑都尉等职的情况,也与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