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玫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pdfVIP

中国的玫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21 中国玫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王奎玲 刘庆华赵九洲 (山东莱阳农学院,莱阳,265200) 提要本文对39个中国玫瑰品种及其栽培类型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玫瑰品种具有2—5条酶带,其中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为玫瑰的基本谱带,品种问差异不明 显,第5、6和7条酶带的品种间差异明显。玫瑰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可以大致分为二类,一 类是‘刺果’玫瑰、‘藤粉’和‘大红’玫瑰的谱型(1、6、12、15型).这些品种谱带的特点是缺少Pf 带。而‘苦水’玫瑰“及‘刺果繁花’和‘二季繁花’缺少P2带。另一类的基本谱型是一致的,都具 有P1带和P2带,可分为12种谱型,最常见的一种谱型是具有Pl、B和R三条酶带(8、11型),该 类玫瑰有13个品种。另一种P1、P2、P5和P6(9型)酶带,此类有6个品种;这两种谱型中的绝大多 数品种为一次开花。 关键词玫瑰: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 七十年代末,同工酶技术开始应用于植物系统和进化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 果(”。研究表明,在植物不同的发育时期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数目和活 性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过氧化物同工酶在遗传学和栽培植物品种分类方面积累了不少资 料(1、2、”。 为此,对所调查的中国玫瑰品种和几个蔷薇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1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取自山东平阴玫瑰研究所玫瑰品质资源圃。以中国玫瑰及其栽培类型共39个 为供试品种。取样器官为枝条顶端幼叶。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的常规方法进行, 谱带分析的方法是,测量计算出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再根据两次重复的平均迁移率.绘 出酶带的模式图。RF=酶带移动距离/溴酚蓝移动距离。 2结果与分析 2.1玫瑰过氧化物同工酶谱 经对39个玫瑰品种类型的叶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其酶谱从负极到正极,一般具有2 —5条带。其中第1条带和第2条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为玫瑰的基本谱带。第5、6和7条 卜;}’I}If‘tIr 带,显色过程中出现最早、显色最清晰、迁移率相对稳定,品种间差异明显。(见表l和图1)。 表1中国玫瑰品种过曩化物同工尊潜带RF值 TI蜥11he船0f咖纽衄牡雠肺口n础翻汹 .. 古苞H岫a¨ 0.30 0.34 0·∞ 麓√Ⅱ。rr。.t镬 O-甜 京华ln小un 0.30 0.34 ——三兰∑———————————————————————一一0.30 0.34 O·6D O·矾 亮叶红攻瑰“Ⅲ料cHo仃g 刺果玫瑰“俨。‰ 0·H ————————~————————————————一一一一 Ot酗 玫瑰胁n曙础cI】bv啪 0.30 O,34 Yu士c O.30 O.34 0·∞ O·矾 冰清玉蝶M。啊i日5 龚家湾玫瑰c硼西iⅡwⅢ% O.30 O.弘 O-40 O·60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