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敬畏自然_导学案_配_答案.doc
敬畏自然
精彩开篇词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让我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习目标
1.把握“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作者观点。
2.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3.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鲲(kūn)鹏 斥(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2.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独立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简要概括每段的内容。全文一共有11个段落,可分为5个部分。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第二部分(第2-5段):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第6-7段):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第五部分(第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
2.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问题:
(1)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交流点拨】敬畏。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交流点拨】“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最后一段。
(4)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交流点拨】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交流点拨】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6)“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交流点拨】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四、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人应当敬畏自然
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五、拓展延伸
是人类征服自然,还是对自然保持敬畏,从来是争论的话题。作者将大自然拟人化,令我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学者以犀利的语言驳斥本文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示例:我赞同本文的观点,人类发展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后悔晚矣!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深深认同了“敬畏自然”这个观点,作者让人们警醒不仅仅是观点本身的正确,更是通过充满哲理和思辨的语言,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吧!
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语言赏析
(一)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
先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并品品其中包含的深意。
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段落。
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