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复习名词简答资料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中古史复习名词简答资料整理.doc

德里苏丹国?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顽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共存在320年(1206—1526),先后经历了5个王朝: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拉格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范围。图拉格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拉格在位时,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顶峰。德里苏丹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对全国实行划省统治;拥有较大规模的常备军;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1526年被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所灭。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德里苏丹国采取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并将军事采邑制度传入印度,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伊斯兰教上升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两大宗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印度社会影响极大。另外,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 《奥托特许权》 是德王奥托一世在位时,为了加强王权、抑制封建领主而与教会达成的妥协的法律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赋予教会行政权、司法权,教会像世俗封建主一样向国家履行所承担的封建义 务,从而创立了所谓帝国教会体制,这一制度直接导致了后来教会与国王的权力对抗与国王中央集权的崩溃。 皇帝与教皇的斗争 政教首领为了便于维护统治,既互相勾结,又经常冲突,皇帝与教皇间的冲突集中地表现为争夺任命主教的权力,这实质上是争夺主教领地上的政权和捐税收入的斗争,教权阶层为了要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而保持独立地位,力图建立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统治体系。从十世纪起在教权阶层中展开的这一加强教会权威的活动,称为克吕尼运动(因法国中部克吕尼修道院是这个运动的首倡者而得名)。运动的主要纲领是:教权应置于俗权之上,教皇由教廷的枢机主教们选举。反对世俗君主的干涉,任命主教权应属于教皇,反对世俗君主的任命权,在教士和僧侣中规定严格纪律,实行独身制度,以提高教会的威信,并对俗权保持独立,运动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教皇格利哥利七世{1073-1085年}。在实行这些纲领的过程中,引起与德皇亨利四世以及依附皇权的主教们的冲突。1075年,教皇命令规定各地主教的任免权在于教皇,世俗君主无权干涉教会事务。1076年,亨利就纠集国内忠于皇帝的主教,在沃姆斯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则在拉特兰召开会议,宣布开除皇帝教籍,废其帝位,并煽动大封建主反对亨利,亨利不得不亲到卡诺沙城向教皇请罪。待他实力增强后,又以武力把教皇驱逐出罗马,另立教皇,这场斗争直到1122年才暂时妥协。封建制度起源于中世纪时欧洲的贵族战士相应的法律地位及军事责任,都是围绕著三个中心:领主、封臣及土地。 简述民族大迁徙对东亚和西欧的不同后果? 在东亚,从公元1世纪东汉帝国击败了北匈奴开始,匈奴开始西迁。匈奴西迁后,中原王朝北方得到了安定,鲜卑等民族在匈奴故地崛起。公元3至5世纪,中国北方各族开始南迁,进入中原地带。从4世纪初到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农耕世界,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另一方面,他们学会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有利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在农耕地区定居下来的各部族逐渐走向农耕文化,他们为农耕世界带来了新活力,促进封建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亚细亚,恹哒人入侵波斯、印度以后,先后接受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对南农北牧两个世界的交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桥梁作用。? 在欧洲,匈奴西迁深入到了欧洲腹地,迫于匈奴西迁的压力,欧洲开始了民族大迁徙。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由此大量涌进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促进了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西哥特人于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建立了阿兰王国和苏维汇王国,勃垦第人建立勃垦第王国。新兴的游牧半游牧国家与西罗马和东罗马等“古典”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后,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被征。这一系列争斗,深刻的改变了欧洲的古典政治格局,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欧洲的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 3、?简述日本律令制国家的特点? 所谓律令制,就是以律令作为国家基本法制体系。律令是国家基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改新派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和统治工具。? 1、建立了天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治体制。把原来独立性很强的占有土地和部民的氏族贵族改组为国家官僚,削弱贵族豪强的特权,提高天皇中央政府的权威。? 2、确立了身份制度。将全国的人民划分为良民和贱民两大等级,并以此作为律令国家的基本秩序。良民包括皇族、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即自由民。但良民中的一般农民属于不享有特权的平民阶级,即被统治阶级。? 3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