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基础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2 1.我国光通信现状 2 1.1 我国光通信发展历程 2 1.2 研发与应用的现状 4 2.光纤基础知识 7 2.1 光纤的结构 7 2.2 光纤的分类 7 2.3 光在光纤中传输 8 2.4光纤的传输性质 12 2.5光纤标准种类 16 3.光缆的基本知识 17 3.1光缆的结构 18 3.2光缆的种类 18 3.3光缆的命名规则 23 3.4 外界环境对光缆的影响 25 3.5光缆的特性参数 29 3.6光缆的安装与维护 40 4.光通信系统的构成 48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1.我国光通信现状 光纤通信其有的一系列点,是最要的传输手段虽然目前移动通信,甚至卫星移动通信的热浪再现。在北美,信息量的80%以上是通过光纤网来传输的。国通信网的传输光纤化比例已高达82%。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基本达到国际同类水平,自主开发的光纤通信产品也比较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我国光通信历程 我国的光通信起步70年代 年代 光纤 光器件 通信系统 1977年 第一根阶跃型光纤问世 波长:850nm, 长度 17m 衰减系数300dB/km Si-APD (硅雪崩二极管) 1978年 阶跃光纤衰减5dB/km(850nm)。多模光纤G.651光纤GaAs-LD (砷化镓激光器) 1979年 梯度型多模长波长光纤 建成5.7km、8Mb/s光通信系统试验段。 1300nm窗口衰减降至0.48dB/km研制出短波长用的GaAlAs-LD。 1981年 研制出长波长用的InGaAsP-LD和PIN探测器多模光纤活动连接器进入实用 研制出34Mb/s光传输设备。 研制成功长波长用的激光器组件和探测器组件(PIN-FET) 研制出光合波分波器、光耦合器、光衰减器、滤光器等无源器件。研制出140Mb/s光传输设备。 武汉、天津34Mb/s市话中继光传输系统工程建成(多模) 1985年研制出1300nm单模光纤,衰减达0.40dB/km 1986年 研制出动态单纵模激光器 1988年 武汉沙市245km 34Mb/s多模光缆通信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扬州——高邮4Mb/s单模光缆通信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 合肥——芜湖40Mb/s单模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国家鉴定验收。 1990年 研制出G.652标准单模光纤,最小衰减达0.35dB/km。到1992年降至0.26dB/km 成功地研制出1550nm分布反馈激光器(DFB-LD)。 1991年 研制出G.653色散位移光纤最小衰减达0.22dB/km 研制出565Mb/s光传输设备。 1992年研制出掺铒光纤EDF 研制出可调谐DFB-LD和泵浦源LD。FC-PC陶瓷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通过邮电部鉴定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小信号增益达25dB 上海无锡65Mb/s单模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该工程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后“巴统”的解散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1995年 研制出STM-1、STM-4 SDH设备 1996年 研制出STM-16 SDH设备 1997年 研制出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研制出应变多量子阱DFB激光器,STM-1、STM-4收/发模块和STM-16接收模块 咸宁622Mb/s SDH双自愈环互连系统工程通过建设部门初验。 1998年 海口三亚5Gb/s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该工程全长322km,仅在万宁设一个中继站,海口万宁的中继距离为172km,仅在发送机中使用一个EDFA就实现了这一超长中继 1999年 研制出OADM、OXC样机研制出STM-64 SDH设备8×2.5Gb/s DWDM系统通过国家验收IP over SDH的建议被ITU-T确认 中国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民族光通信事业掌握了光纤、器件、系统等各方面的关键技术,走进了国际光通信的先进行列。特别是在主要技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如1B1H的光线路码型、自己特色的网络管理系统、能构成自愈环的PDH设备、自行设计的全套SDH专用芯片、在线升级的SDH设备、通过LAPS实现的IP over SDH等,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研发应用的现状 光纤方面 我已基本掌握了常规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生产技术,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3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5光纤)、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色散补偿光纤(DCF)、掺铒光纤、保偏光纤、数据光纤等,并能达到生产水平。对通信用塑料光纤的制造和特性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大保实光纤为代表的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已在工程中应用,其主要特性如表1所示。 1.2.2 光缆方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