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抗风及偏光措施研究.pdf
L.14No.1
第14卷第1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
R触L、^狐YTECHNOLOGYMar.2015
2015牟3月 JOURNAL0FSHIJIAZHUANGINSTITUTEOF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抗风及偏光措施研究
周晓梅
(中铁十八局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300222)
摘要:通过沉降观测预测高速铁路的工后沉降,是解决勘察设计、施工阶段的不足,保障铁路
安全平顺运行的关键。然而,随着西部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沉降观测中风以及隔壁阳光照射的影响
越来越严重,这些对于沉降观测的精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提出在这些地区进行沉降观测建立高精
度的基准点网络及沉降观测基准点网误差处理方法,同时提出采用“三固定”及增加仪器配重的方
法进行风区沉降观测。
关键词:高速铁路 沉降观测 数据处理 动态控制
中国分类号:u2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严格的工后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的一个重要特点,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要求工后
沉降量处于可控制状态。因此,高速无砟轨道铁路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
差异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一百年工后沉降量不能大于15mm。设计时对土质路基、隧道、桥梁
墩台基础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均需要进行沉降变形计算,对计算工后沉降较大断面必须采取相应
的加固处理措施。然而现有设计理论对工后沉降的计算总有不全面的地方,在施工阶段要加强沉
降观测工作。通过实测数据以判断工后沉降量,成为一个必然途径。但是,沉降观测工作涉及面
较广不仅是测量还包括现场对观测标的埋设、维护、数据分析等方面,因此,沉降观测工作是一
个系统工程。
高铁任务重、工期较紧,要保证业主、局指的节点工期,特别路基沉降观测是受填筑、压实施
工过程的影响较大。一旦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误差较大。可能导致对路基、桥涵工后沉降量的错
误判定。影响到下步工程的施工时问,不能确定路基、桥涵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
路基和涵洞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组织加强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分析,确保沉降数据的准确性、及
时性是高铁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沉降观测采用高精密的电子水准仪进行,只有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才能保证对工后沉降预测的精
度。然而,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地处我国西北部,沿线大多是穿越戈壁荒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且
常年风沙较大,这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实践表明,建立高精度的基准点控制网路
和坚持“三固定”的方法对于在风区进行沉降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如何确定高精
收稿日期:2014—11一18
作者简介:周晓梅(1982一),女,汉,河北石家庄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6
万方数据
第l期 周晓梅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抗风及偏光措施研究
度的基准点控制网及平差理论,同时讨论了风区沉降观测的方法。
2沉降观测基准的选择
沉降观测的测量点分为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构成沉降观测
控制网,用于对沉降观测点的长期观测。沉降观测点沉降量的计算和比较与选择的基准有关,不同
的基准对应完全不同的位移场【l】。为了检查水准基点自身的稳定性,可将基点构成水准网,采用二等
水准定期检测,对两期观测成果可按同一基准分别进行平差,求得基点的位移向量d和协因数矩阵
锄并由d求出方差估值为【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上风电运行维护策略研究.pdf
- 深井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pdf
- 深季节冻土区哈齐客专路基现场试验.pdf
- 深水钻机集成监控系统可靠性冗余优化.pdf
- 深部高应力强动压巷道围岩强化控制技术研究.pdf
-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探讨.pdf
- 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pdf
-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富集特征与主控因素.pdf
- 湿式静电除尘器及其脱除烟气中汞的研究进展.pdf
- 烧结温度对Al2O3-LiTaO3陶瓷复合材料烧结性的影响.pdf
-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成长路径与案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船舶制造行业订单增长与智能船载系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临床试验数据共享平台运营挑战报告.docx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度策略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docx
- 聚焦2025年药品委托生产(CMO)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医疗与护理文件书写.pdf
- 2025年天津市某中学高一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场压缩空气储能调频技术报告.docx
- 光伏储能系统2025年协同控制技术标准化与国际化进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