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9讲 古代中国的重大改革
一、选择题
1.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
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 B. C. D.
2.(2010年山东潍坊高三摸底)“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
3.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制
4.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5.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分封行县制 实行连坐制
A. B. C. D.
6.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7.(2010年广东汕头模拟)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8.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9.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
①任用汉族地主 推行三长制 胡汉服装融合 接受汉族文化
A. B.
C. D.
10.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1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14.(2010年江苏南通三模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材料三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9讲 古代中国的重大改革
1.C 解析: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为平民提高地位提供了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历史古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历史吴越春秋争霸.doc
- 2013高中历史古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历史易混知识点和易错知识点整合.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的比较.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20世纪美国总统的政绩排名.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总结.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记忆口诀.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北伐民主革命和遵义会议.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比较分析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1939秋-1942夏)记忆口诀.doc
-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记忆口诀.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