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是足以影响世界的文化--世界城市北京美食文化战略构想.pdfVIP

中餐是足以影响世界的文化--世界城市北京美食文化战略构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餐是足以影响世界的文化 ~一世界城市北京美食文化战略构想 刘广伟1 一个地球村,193个国家,70亿人口,2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文化,分布在六大洲。 在这个村里,有没有能够让多数村民普遍认可、喜欢、接受的文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法国 香水、英国语言、美国芯片、日本动画、荷兰股票制度等等,已经被广泛接受。那么,具有 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有没有可以被多数村民喜欢的文化呢?过去我们经常说,有造纸、 火药、瓷器;而现代最能引起世界关注的,则是“长城”、“功夫”和“中餐”。我认为,中 餐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典型的中国符号,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文化。 什么东西能有效地征服人的灵魂?是报纸、书籍上的言辞,还是一块风味极佳的脆皮 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极为简单的答案。虽然音乐、影视、体育是许多国家营造软实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但比起直达人体肠胃的食物,所有这些都不值一提。如果说孔子在外国人眼中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遍布世界每个角落的中餐馆,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标志。读过 《论语》的西方人有可能不会超过10%,而吃过中餐的西方人则可能达100%。 从人类发展的进程看,人类历史是从寻找食物开始的。饮食文化不仅为历史发展提供了 动力,也为不同民族之问的交流提供了特殊媒介。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 文化越来越多走向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中餐馆,在海外蓬勃发展。可以说,中餐是没有依靠 国家战略推广,而在世界取得巨大成功的文化象征。一位英国学者说,没有什么比中餐更有 中国特色了,中国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征服世界”的。《印度教徒报》称:“中餐是中国 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品。” 一.中餐影响世界的两大要素 首先是口味,打动食客的胃。中餐的丰富性具备成为世界口味的潜质。中餐讲究色、香、 味俱全,来源广泛的食材,丰富多彩的菜肴,征服了许多外族朋友,让他们喜欢上了中餐。 中餐以味道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以雄厚坚实的烹饪技术为基础,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的创造智慧,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世界主要烹饪流派之一,在全世界没有任何异议。 其次是文化为根,感动食客的心。文化是支撑中餐发展的基础,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中华饮食文化讲究餐饮形式,可以用“精”、“美”、“情”、“礼”概括,精与美侧重于 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中餐文化是文化、科学、 艺术的统一体,通过华人华侨传遍全球各地,散发出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就是中 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餐的四大文化内涵 中餐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经历了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中餐文化具备四个独特的内涵: 第一,选材多样性,蕴含哲学文化。中国的哲学讲究“天下万物皆为我用”,讲究“天 人合一”、“和谐包容”、“药食同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些在中餐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餐使用的食材有1万多种,烹饪技法有40多种、口味有200多种、菜品有4万多种,多 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刘广伟。 样性是中餐最鲜明的特点。 第二,菜肴结合典故,蕴含历史文化。伴随中餐菜肴衍生的历史故事不胜枚举,几乎每 一款菜肴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历史背景清晰可见,诸多菜肴故事串联起 来,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比较著名的像佛跳墙、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粽子、饺 子、油条、东坡肉、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等,在海外都很有市场。中外食客一边品尝美味, 一边述说、回味那些动人的故事、典故,同时满足精神、物质两大需求,进一步提升美食的 内涵,成为中餐文化最鲜明的特色。 第三,讲究进食方式,蕴含礼仪文化。在周代,食礼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数千 年来逐步完善,形成体系。这些饮食礼仪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以筷进食, 灵巧双手启迪小脑。圆桌共餐,体现和谐融洽气氛。讲究座次,强调长幼有序。特别在中餐 宴席的安排上,对于季节、菜式、器皿、座次、酒水等,都有一系列成文或心照不宣的规范。 现代中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青睐,他们都以懂得 中餐礼仪为荣。 第四,注重食疗养生,体现保健文化。食疗,以饮食防病、调理、治未病,已经形成一 套完整的理论,是中国人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人们常说“药食同源”,我认为是“药源于食”, 这是中国保健文化的核心,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