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及第一单元 比 例.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及第一单元 比 例

第一单元 比 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比例的意义 1.复习。 (1)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 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 :16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2.比例的意义。 (1)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学生自学,看课本回答问题。 ①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 板书: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 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像这样 (指着这个式子和复习题的式子4.5:2.7=10:6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③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 10:12= 35:42= 所以10:12=35:42 (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3)巩固练习。 ①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 35:7和的45:9 20:5和16:8 0.8:0.4和: 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 ②做第2页的“做一做”。 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80 :2 = 200 :5 内项 外项 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 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 2×200=40O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式都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式。 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80:2=200:5写为 =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样? 学生回答得到相等的结论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2.巩固练习。 说明: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讨论后得到意义和性质两种判断方法。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四、巩固练习 练习册练习一1--3题 五、作业 练习一的第2—3题。 2.解比例 教学课题: 解比例。练习一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1)什么叫做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教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就是我们这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