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信用评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 ㈣黼蠛辫㈣蠹鳓㈣黜糍#《$?嚣掰船i鞲耋氍}娥£0鞲黜糍骞嚣㈨i蕈;|誊㈣!麟麓㈧糍辜}彗$※瓣m糕$徽彗蠹m嬲*辫瓣糊黼㈣鞘黼糍鬻毫i鞘施i蓦墓薹荸馨《i麓i薹磬蝣i。。女黜 浅谈我国信用评级 贺贻陈鹏翔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和国内信用评级体系的现状,国 把乌克兰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CCC+,并置于负面展望。从 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使得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评级 全球范围内来看,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加大了商业银行 行业,我国信用评级业也急需改革。本文列举了近几年关于 的经营风险,金融危机频发,巨额不良资产的积累、信贷风险 推进信用评级改革的措施,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 管理的相对滞后成为引发这些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进一步 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规范和推进信用评级发展来防范信用风险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信用评级体系;改革;问题与建议 金融危机后,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已经将信 用评级机构监管改革问题上升到宏观审慎性政策方面,采取 一、引言 各种措施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2009年4月3日,20国领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 袖聚集于英国伦敦,商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经济振兴方案、 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现代信用评级 金融监理改革与保护主义的防止三大议题,其中信用评级机 的前身是商业信用评级,它最早出现在美国,自19世纪发展 构为金融监理改革不可忽略的议题,会议对有效监督信用评 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评级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 级机构的规制体制进行加强、所有信用评级机构必须遵守国 是国家。评级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债券延伸至金融衍生产 际证券交易委员会所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守则精要》、 品、共同基金等新兴金融产品。信用评级作为一种有效揭示 各国应立法解决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维持评级过程的公 信用风险的手段,在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安全等方面具有无 正透明与质量等方面达成一致的共识。近日,由葡萄牙经济 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现 学家波萨斯·埃斯特维斯挂帅的ARC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日 代社会,信用关系遍布各个领域,外对国际贸易、内对市场经 前在欧洲金融中心一伦敦正式启动,旨在打破穆迪、标普、 济,上对国家管理、下对民生民计,都有着重要意义。 惠誉三大美国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垄断。 在当前金融产品日益复杂、金融市场全球化步伐加快的 (二)我国信用评级现状 情况下,各国对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及其 我国的信用评级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对金融稳定产生系统性影响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国经济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规模较大的全国性信评机构只有 过三十年高速发展,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已经形成一些顽 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4家。然而我国信用评级市 疾,最为突出的是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一 场的过度开放使得外国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积极介入,促使 旦病症发作,都将以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的方式显露出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结构发生很大变化。2006年起美国信评 来。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净利润率水平不断下 机构开始了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全面渗控,穆迪收购中诚 降,然而社会整体融资水平持续攀升。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 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实 现绝对控股。同年,新华财经(美国控制)公司收购上海远东 额迅速上升,贷款从2008年的303394.64亿元一跃到2013 年的718961.46亿元。伴随着贷款增长带来的风险,我

文档评论(0)

xwb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